母亲的惊蛰
2025年02月28日
字数:923
版次:04
记忆中的惊蛰,总是伴随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和那一缕缕温暖而熟悉的味道。惊蛰时节,母亲总爱做一些应季的食物,比如新鲜的野菜饼和热腾腾的小米粥。她说,惊蛰吃野菜,可以“清肠排毒”,为新的一年注入活力。
在晨曦初露之前,母亲便已站在屋檐下,静候着春雷的响起。“是时候给豆子们舒展筋骨了。”母亲边说边解下围裙,将五彩斑斓的芸豆、黑豆、黄豆倒入竹匾中。母亲细心地拨弄着豆粒,将发霉的挑出,随手扔给檐下的母鸡。
当铁锅烧得通红时,母亲便开始炒制惊蛰豆。豆子们在黑铁锅中欢快地跳跃,噼啪的声响比檐角的冰凌融化还要清脆悦耳。炒熟的豆子盛在青花粗瓷碗中,焦香四溢,裹挟着盐粒的鲜美。
隔壁的阿婆送来了新摘的香椿芽,母亲顺手将我们的棉袄也晾了出来,用惊蛰的阳气驱散霉气。“晒被子要趁着日头还没升到头顶。”母亲边说边将陪伴了我们五年的棉被抱到院中,搭在晾衣绳上。
午后,雷雨骤然而至,桌上的艾草还挂着晶莹的露珠,那是母亲清早去田埂边采摘的。此刻,她将艾草结成小把,用火钳夹着在屋内来回走动,青烟从门缝中溜出,与雨雾缠绵在一起。
惊蛰前后,村里的田野、山坡上,各种野菜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荠菜、马兰头、蒲公英……母亲总能准确无误地识别出它们,并小心翼翼地采摘回来。那些嫩绿的野菜,在母亲的巧手下,变成了一道道令人垂涎的美味佳肴。
除了野菜,母亲还会在这个时节腌制一些酱菜。她会将新鲜的蔬菜洗净晾干,一层一层地码放在坛子里,再浇上特制的酱料。腌制好的酱菜经过时间的沉淀,味道愈发醇厚。
上周回老家时,母亲掀开腌菜坛的盖子,查看冬天腌制的芥菜酸菜。惊蛰的暖意让酸水泛起泡泡,她舀出两勺浇在刚出锅的豆腐上,咸鲜的味道瞬间在厨房中弥漫开来。父亲从地里带回一捧野藠头,母亲就着灶火的余温烙饼,面香与藠头的辛香交织在一起,令人陶醉。
园里的土壤经过一整个冬季的沉睡,变得松软而肥沃。惊蛰时节,她会早早地翻土、施肥,为种植新一轮的蔬菜做好准备。每当看到母亲在菜园里忙碌的身影时,我总能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力量在涌动,那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每当惊蛰来临之际,我总会想起母亲那忙碌的身影和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美食。母亲的惊蛰如同一股温暖的力量,始终伴随着我,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张宏宇)
在晨曦初露之前,母亲便已站在屋檐下,静候着春雷的响起。“是时候给豆子们舒展筋骨了。”母亲边说边解下围裙,将五彩斑斓的芸豆、黑豆、黄豆倒入竹匾中。母亲细心地拨弄着豆粒,将发霉的挑出,随手扔给檐下的母鸡。
当铁锅烧得通红时,母亲便开始炒制惊蛰豆。豆子们在黑铁锅中欢快地跳跃,噼啪的声响比檐角的冰凌融化还要清脆悦耳。炒熟的豆子盛在青花粗瓷碗中,焦香四溢,裹挟着盐粒的鲜美。
隔壁的阿婆送来了新摘的香椿芽,母亲顺手将我们的棉袄也晾了出来,用惊蛰的阳气驱散霉气。“晒被子要趁着日头还没升到头顶。”母亲边说边将陪伴了我们五年的棉被抱到院中,搭在晾衣绳上。
午后,雷雨骤然而至,桌上的艾草还挂着晶莹的露珠,那是母亲清早去田埂边采摘的。此刻,她将艾草结成小把,用火钳夹着在屋内来回走动,青烟从门缝中溜出,与雨雾缠绵在一起。
惊蛰前后,村里的田野、山坡上,各种野菜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荠菜、马兰头、蒲公英……母亲总能准确无误地识别出它们,并小心翼翼地采摘回来。那些嫩绿的野菜,在母亲的巧手下,变成了一道道令人垂涎的美味佳肴。
除了野菜,母亲还会在这个时节腌制一些酱菜。她会将新鲜的蔬菜洗净晾干,一层一层地码放在坛子里,再浇上特制的酱料。腌制好的酱菜经过时间的沉淀,味道愈发醇厚。
上周回老家时,母亲掀开腌菜坛的盖子,查看冬天腌制的芥菜酸菜。惊蛰的暖意让酸水泛起泡泡,她舀出两勺浇在刚出锅的豆腐上,咸鲜的味道瞬间在厨房中弥漫开来。父亲从地里带回一捧野藠头,母亲就着灶火的余温烙饼,面香与藠头的辛香交织在一起,令人陶醉。
园里的土壤经过一整个冬季的沉睡,变得松软而肥沃。惊蛰时节,她会早早地翻土、施肥,为种植新一轮的蔬菜做好准备。每当看到母亲在菜园里忙碌的身影时,我总能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力量在涌动,那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每当惊蛰来临之际,我总会想起母亲那忙碌的身影和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美食。母亲的惊蛰如同一股温暖的力量,始终伴随着我,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张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