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幽上河峪
2025年03月14日
字数:912
版次:04
天晴日丽,邀三五挚友去游上河峪。上河峪位于武山县龙台乡境内,西秦岭北坡巍峨峻美的太皇山脚下,是一个景色秀美、青翠欲滴的自然风景区。
开车经过龙台乡,逆西峡河而进,连绵起伏的山峦,犹如两条绿色的巨龙,伏卧在西峡河的两岸。河水清澈明净,在茂密的树丛中,柔柔地流淌着。当地村民沿河建起了许多冷水鱼场和农家乐,成为上河峪独有的一道风景。
随车前行,山谷越加深幽,草木愈为青翠,山峰更显峻秀,花香甚为浓烈。鸟鸣山更幽。在阵阵鸟儿的和鸣声中,车子在一处宽阔的峡峪中停住。这里是西峡河的上游,数十条山泉汇聚成峡谷河流,河水清波明镜,倒映着蓝天白云苍山翠竹。传说有一条龙曾居住在这里,见首不见尾,神秘莫测。传说未必是真,但此时的上河峪真的很美,朦胧而清晰,优雅而轻灵。
行走在通往太皇山的盘旋小路上,耳旁隐约传来悠长悦耳的钟声。慈云寺就坐落在太皇山的半山腰,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山崖茂林中,寺庙依山而建,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古朴典雅,造型美观。走进大殿,两侧十八罗汉形态各异,生龙活虎。正中三座大佛神情端庄,面目慈祥。
据有关史料记载,慈云寺始建于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最初叫早阳寺。寺内许多建筑从北宋到民国的战乱中多次被毁,民国18年间开始重建。2003年,天水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武山慈云寺为旅游胜地。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慈云寺的庙会,十里八村的人们赶来旅游的、休闲的、逛会的,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走出寺院,只见慈云寺之上已无成形的路上。听去过的人说,越往上走,森林越茂密,常有麝、鹿、獭、豹、熊、狼、野猪等动物出没。
放眼眺望,对面五指山不知何时已云生雾绕,恰似伸出的五根手指,又宛如五个披着薄纱的美女,在云雾间时隐时现,妩媚至极。
突然天空陡变,大片大片的云朵你追我赶,如同听到行军令,片刻之间,阵阵雷声由远而近,宛如奔腾的战马,眼看大雨要来,我们再也不敢久留,急忙向山下奔去。不知不觉,又云开雾散,山峰撩起了它的面纱,阳光是那么的明媚,峰峦是那么的秀美和空灵。
因时间尚早,我们便坐在林木稀疏的草地上,身边草儿青青,花儿幽幽,红红的野草莓点缀在花草丛中,在徐徐的风中摇曳。
夕阳西下,大家有说有笑。启程回家,说笑声在山谷中荡起阵阵回声。 (邓书俊)
开车经过龙台乡,逆西峡河而进,连绵起伏的山峦,犹如两条绿色的巨龙,伏卧在西峡河的两岸。河水清澈明净,在茂密的树丛中,柔柔地流淌着。当地村民沿河建起了许多冷水鱼场和农家乐,成为上河峪独有的一道风景。
随车前行,山谷越加深幽,草木愈为青翠,山峰更显峻秀,花香甚为浓烈。鸟鸣山更幽。在阵阵鸟儿的和鸣声中,车子在一处宽阔的峡峪中停住。这里是西峡河的上游,数十条山泉汇聚成峡谷河流,河水清波明镜,倒映着蓝天白云苍山翠竹。传说有一条龙曾居住在这里,见首不见尾,神秘莫测。传说未必是真,但此时的上河峪真的很美,朦胧而清晰,优雅而轻灵。
行走在通往太皇山的盘旋小路上,耳旁隐约传来悠长悦耳的钟声。慈云寺就坐落在太皇山的半山腰,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山崖茂林中,寺庙依山而建,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古朴典雅,造型美观。走进大殿,两侧十八罗汉形态各异,生龙活虎。正中三座大佛神情端庄,面目慈祥。
据有关史料记载,慈云寺始建于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最初叫早阳寺。寺内许多建筑从北宋到民国的战乱中多次被毁,民国18年间开始重建。2003年,天水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武山慈云寺为旅游胜地。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慈云寺的庙会,十里八村的人们赶来旅游的、休闲的、逛会的,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走出寺院,只见慈云寺之上已无成形的路上。听去过的人说,越往上走,森林越茂密,常有麝、鹿、獭、豹、熊、狼、野猪等动物出没。
放眼眺望,对面五指山不知何时已云生雾绕,恰似伸出的五根手指,又宛如五个披着薄纱的美女,在云雾间时隐时现,妩媚至极。
突然天空陡变,大片大片的云朵你追我赶,如同听到行军令,片刻之间,阵阵雷声由远而近,宛如奔腾的战马,眼看大雨要来,我们再也不敢久留,急忙向山下奔去。不知不觉,又云开雾散,山峰撩起了它的面纱,阳光是那么的明媚,峰峦是那么的秀美和空灵。
因时间尚早,我们便坐在林木稀疏的草地上,身边草儿青青,花儿幽幽,红红的野草莓点缀在花草丛中,在徐徐的风中摇曳。
夕阳西下,大家有说有笑。启程回家,说笑声在山谷中荡起阵阵回声。 (邓书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