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阴阳调和在春分
2025年03月14日
字数:994
版次:04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是书中记载,春分日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大自然中阴阳各占一半之象。对于人类的日常生活而言,遵循阴阳平衡原则,保持机体功能的平衡协调稳定,才能抵抗病菌的入侵,使人健康少生病。
  防止人体阴阳失和,首忌大热大寒。春分,虽然脱离了冬的大寒大冷,气温回升快,但一早一晚仍春寒料峭,春雨霏霏之时,仍有春冻现象,正是寒热交替的过渡期。人体这时需要跟随气温的变化调节身体温度,适应季节。勿贪热,气温低时易受凉感冒引发其它疾病;也不能捂寒,积热容易上火,且春分属仲春,此时肝气旺,肾气微,饮食当戒酸增辛,健脾祛湿,以助肝补肾,力求中和。
  阴阳调和不可大悲大喜。众所周知,大喜伤心:超乎常态的喜,会使心神不安,甚至语无伦次,举止失常;大悲伤肺,中医认为,悲是忧的进一步发展,两者损害的均是肺脏(指肺气),故有过悲则伤肺,肺伤则气消之说。不管是大悲大喜都容易导致肝气郁结,紊乱全身免疫系统,诱发各种疾病。情绪的大起大落,中医称之为“七情内伤”。大悲大喜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大忌,极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看看身边的生活实例,老年人大喜诱发脑溢血、大悲急性发作冠心病的悲剧让人唏嘘不已。保持身心健康,应做到乐观开朗,遇事荣辱不惊,学会在不同的环境下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保持情绪稳定。闲暇之余可在春光明媚时多做户外活动,或与好友结伴郊游。此外,春天应顺应阳气升发的自然规律,使肝气顺畅,同时保证睡眠质量,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人体的阴阳调和也需饮食调理。我们知道“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阴阳互相制约,“阳”就是火,“阴”就是水,正常的情况下两者相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我们应该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可以补充冬季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消耗,对养生大有裨益。当季的韭菜、荠菜、豆芽、香椿、春笋、莴苣、油麦菜等都是上选,不仅能补充营养,更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功效,比如,香椿健胃理气,菠菜解毒防春燥,春笋滋阴益消食。春分也是艾叶生长最好的时节,用艾草做菜煮汤,药食两用,可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总之,饮食尽量多吃一些平和性的食物,过热的食物或者是过于寒凉的食物尽量不要吃,热性食物有羊肉、桂圆等;寒性食物比如螃蟹、苦瓜等。
  《周易》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人体阴阳调合是养生之道,做到阴阳调和,才能气血充足,人体才能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 (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