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抗战岁月的红色印记
— —八路军驻甘旧址
2025年03月24日
字数:1,883
版次:03

唐镜涵






  在兰州市城关区,有两处相距约200米的旧址——甘南路700号(原南滩街54号)和酒泉路314号(原孝友街32号)。它们有着青砖灰墙、木质门窗,尽显典型的兰州传统民居风格。然而,这看似寻常的建筑,却承载着一段波澜壮阔、热血沸腾的抗战历史。这里,便是八路军驻甘办事处旧址,人们习惯称其为“兰州八办”。在抗日战争时期,它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兰州的公开办事机构,在领导甘肃抗日救亡、发动后方力量以实现全民族抗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西北抗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37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局面初步形成。在此背景下,诸多重要任务亟待落实:一方面,众多红西路军战士失散、被俘,营救他们刻不容缓;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领导西北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同时打通与苏联的联系通道,以获取国际支援,中国共产党于同年5月在兰州秘密筹建红军联络处,早期主要工作是营救失散的红西路军人员。8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第八路军后,这个办事机构被命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甘办事处”。9月,又改称为“第十八集团军驻甘办事处”。由于它设在兰州,习惯上就称为“八路军兰州办事处”。
  兰州作为黄河上游的咽喉重镇,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它北接河西走廊,南控陕甘要道。苏联援华物资经新疆运抵兰州后,便从这里分别转运至抗日前线。据史料记载,1937年8月至1941年6月期间,苏联为中国提供了大量军事物资,包括飞机924架、坦克82辆、牵引车602辆、汽车1516辆、大炮1140门、轻重机枪9720挺、步枪50000支、子弹约1.8亿发、炸弹31600颗、炮弹约200万发,以及其他一些物资。同时,苏联与中国签订了三期信用贷款协定,苏德战争爆发前,实际向中国提供了1.73亿美元的低息信用贷款,贷款及利息由中国以可承担的农副产品和矿产品偿还。苏联共产党还将兰州作为与我党联系的主要联络站之一,用于协调中苏两方工作,为此,苏联在兰州设立了外交代表处和军事代表处。由此,兰州成为了一处重要的国际联络站,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都有重要地位,而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在此过程中,承担着物资中转、各方协调等关键任务。
  在八路军驻甘办事处的这段光辉历史中,涌现出了许多令人敬仰的杰出人物。
  1937年7月,谢觉哉担任中共中央、毛泽东同志代表,由延安来到八路军驻甘办事处。他通过多方斡旋,利用上层统战的关系,设法营救被俘红军,同时积极推动甘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设:一方面借助与国民政府甘肃省主席贺耀祖的旧谊,以当面辩论、书信劝导等方式促使其转变态度,支持民运、军队调整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公开演讲、报刊撰文打破甘肃政治沉寂,影响文化界人士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指导甘肃工委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由此兰州群众的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开展起来。此外,他还主导兰州八办承担苏联援华物资中转、中共人员往来接待等任务。周恩来曾评价该机构为“革命的接待站,战斗的指挥所”。谢觉哉在兰州的这段时间,不仅奠定了甘肃抗日救亡运动的基础,更为中共在西北国统区的工作打开了重要局面。
  1937年春,彭加伦调兰州任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处长,和谢觉哉等同志一起,广泛深入地开展甘肃各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为争取国民党军队共同抗日,他赴定西新一军杜汉三团和平凉蒋云台旅开展工作;协助重建甘肃地下党组织;同时还营救了大批红西路军被俘和失散人员。1938年春,调新疆新兵营工作。
  1937年,在河西走廊战役中被俘的红西路军女战士王定国,经兰州八办秘密营救,藏身运粮卡车转移至兰州。此时正值谢觉哉主持下的兰州八办成立初期,王定国在此投身营救战友的工作,同时与党代表谢觉哉在革命协作中结为伴侣,两人在兰州八办的珍贵合影成为历史见证。这段经历既是王定国个人命运的转折点,也折射出抗战时期中共在西北地区团结军民、坚持斗争的革命图景。
  走进八路军驻甘办事处旧址的院落,陈列的物件诉说着那段红色记忆。其中,一张铁床格外引人注目,那是1938年爱国民主人士高金城送给八路军兰州办事处伍修权使用的,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由于房间地方狭小,所以就把这张铁床放在了土炕上,后办事处撤离,由附近居民使用,1982年建馆时交还与兰州“八办”,成为历史的实物见证,承载着往昔艰苦却充满希望的岁月。
  2024年,情景党课《红色驿站》正式公演,以创新的艺术表现手法诠释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的革命历史,将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红色记忆转化为鲜活的舞台叙事,一经推出便引发社会各界好评。
  如今,八路军驻甘办事处旧址,宛如一座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那些为民族解放奋斗的身影、穿越烽火的红色电波、黄河岸边接力传递的物资,早已成为永不褪色的精神图腾。这座红色堡垒正以新的姿态讲述着:唯有铭记来时路,方能照亮新征程;唯有赓续红色血脉,方能续写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