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辛亥革命十八星旗
2025年03月24日
字数:661
版次:03

念涛




  这件文物名为辛亥革命十八星旗,为国家一级文物,长102厘米,宽97厘米,边略残。
  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年)10月10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以及文学社、共进会等革命团体,以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全国人民反对为契机在武昌发动起义,湖南、陕西、江西等省纷纷响应。在两个月内即有湖北、湖南、陕西、江西、云南、贵州、浙江、安徽、广东、福建、四川等省先后宣布独立。清政府在革命浪潮冲击下迅速解体。时甘肃武威、酒泉、文县、清水、陇西、渭源、宕昌等地的人民亦纷纷起来进行反清斗争,但因数次起义多被清朝封建统治者察觉镇压而遭到失败。期间,最具影响的当为黄钺领导的秦州起义。1910年冬,同盟会员黄钺来到甘肃后即与兰州革命志士周昆、芦士璜等商组“大同盟”,并相继发动秦州起义。起义成功后即宣布成立甘肃临时军政府,颁布约法六章,并对军政、财政、民政、教育、司法等提出改革措施。但由于甘肃资产阶级力量十分薄弱,且脱离民众,这次起义亦终以不敌封建势力的重压而宣告失败。
  该物即为曾与同盟会员在兰州密谋起义的甘肃陆军周务学部忠武军(该部驻防兰州,原编第三标。辛亥革命时改编为忠武军,继续镇守省垣。)第二营管带周炳南密制珍藏的革命军旗(俗称十八星旗)之原件。该物以红布为底,上挖镶拼制乳白色圆星(代表十八行省与光明)与黑色九角星组成特定图形。星分组两圈,每个角相融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意为团结统一的象征。
  该物作为陇上响应这一伟大革命的重要标志,曾历经辛亥风云的洗礼,至今已逾百余载,弥足珍贵。建国以后,周炳南之子周成通过省文史馆张令暄于1962年9月17日将该物捐赠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