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加快构建我省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融合的算力体系
2025年03月12日
字数:1,344
版次:03
梅中磊
算力是集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数据存储力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力,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国家计划到2025年,实现全国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其中智能算力占到35%。从当前国内外人工智能大模型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对算力的需求可能远超规划目标,算力规模将成为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的最底层逻辑支撑。鉴于国家总体安全考虑,尤其人工智能安全、网络安全、算力安全考虑,结合编制“十五五”规划,及早布局国家算力腹地建设,加快释放我省国家算力节点政策红利,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构建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融合布局的算力体系,加快承接算力产业转移。为此建议:
一、夯实通用算力建设。优化数据中心布局,全力支持兰州、庆阳和酒泉数据中心建设,支持金昌、张掖、武威、天水、白银、陇南6个数据集聚中心建设,形成枢纽型数据中心集群、城市数据中心集聚区和边缘数据中心梯次布局。提高数据中心算力质效,提高数据中心上架率,改造一批高能耗低效率的数据中心。灵活部署边缘数据中心,积极构建城市内的边缘算力供给体系,鼓励和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工业园区建设满足极低时延和新型业务应用需求的工业数据中心。
二、加强智能算力建设。推进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公共人工智能算力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我省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优势,加强与阿里云、百度等国内高科技公司合作,争取在庆阳、兰州等地建设服务西北地区的大型智算中心,支持大型企业建设具备设备接入、知识沉淀、应用开发等能力的行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强行业算力支撑。
三、谋划超级算力建设。加大对超级计算的统筹部署,以“智算+超算”的模式,推动省计算中心与龙头企业合作,在兰州新区或者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建设“国家超算(兰州)中心”,与庆阳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形成呼应和衔接,推动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甘肃枢纽建设。把实现算力应用落地和孕育算力产业作为落脚点,对接引进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和行业算力支撑,推动算力与区块链、量子科技、元宇宙等新技术相结合,实现算力对各行各业深度赋能。
四、加大风能、光伏等绿色能源在全省各数据中心的应用占比。新增数据中心优先考虑在绿色能源富集区布局,探索分布式新能源参与绿电交易,提升数据中心集群电力供给便利度,切实有效降低数据中心运营成本。学习借鉴宁夏中卫云基地数据中心做法,用发电利润反补数据中心模式,千方百计降低到户电价,发挥电价杠杆作用,吸引算力、算法头部企业入陇。
五、实施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做好垂直领域的算力应用布局。针对科学、政务、金融、工业、交通、健康、空间地理、自然资源等算力需求旺盛的行业,积极打造低成本、高品质、易使用的行业算力供给服务,大幅度降低广大用户算力门槛,吸引行业大模型的基础实验和商业化应用开发。依托我省超级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人工智能与算力技术重点实验室等,支持我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联合算力中心聚焦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生物医药、生态环境、清洁能源等产业,孵化原创AI大模型,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优先享受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社保就业、地理信息等公共数据集支持,分领域分行业推进智能制造、工业大脑等技术开发及应用。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兰州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