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布局承接算力产业 加快推进国家算力腹地建设
2025年03月12日
字数:1,224
版次:03
李东新
随着数字经济的持续繁荣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算力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据相关权威机构研究,算力指数每提高1%,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5‰和1.8‰。智能算力发展潜力及需求规模巨大,到2026年全球智算市场规模将达到346.6亿美元,全国智能算力需求规模将达到1271.4EFLOPS,复合增长率达52.3%。当前,算力主要集中在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不利于算力安全。我省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八大国家枢纽节点之一,适宜的气候条件、丰富的电力资源,特别是绿色电力资源使甘肃在西部具备得天独厚的战略备份优势,大力承接算力产业,加快打造国家算力腹地意义重大。为此建议:
一、加快完善智能算力产业顶层设计,为承接算力产业做好政策准备。借助产业转移机遇,加快研究制定“十五五”全省算力产业链整体发展规划,充分释放我省作为国家算力网八大节点政策红利。建议由省发改、科技、工信、财政、商务、通信、国资等部门联合开展系统调研论证,深入研究芯片、算卡、算力中心、模型训练、算力网络、算力应用等智能算力产业链发展趋势,找准算力产业体系发展切入点,系统制定支持加快智能算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承接沿海算力产业转移系列政策。
二、加速完善算力要素供给体系。发挥绿色能源与土地资源优势,研究制定全省支持算力中心发展的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的具体措施,降低电力要素价格,引导算卡生产加工、模型训练、数据存储等企业加快落地我省。支持网络基础设施、大数据基础设施、高效能计算基础设施向我省落地,支持有实力的网络龙头企业在我省布局开展服务。支持数据中心绿色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加快提升产业链本地化供应水平。
三、深化算力应用场景创新。加快“东数西存、东数西算、东数西训”等业务应用场景开发,大力承接非实时算力业务和实时性要求相对低的算力密集型业务。鼓励围绕工业互联网、交通、能源、文旅等行业应用需求,加大重点产业数据收集汇总及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应用,建设专用行业云及融合赋能应用平台,分行业推进产业“大脑”人工智能服务平台,支撑行业数据融合应用。抢抓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政策机遇,围绕省内14条重点产业链,开展新一轮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持续提升产业各环节智能化水平,构筑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四、加快推进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建立省内数据要素流动机制,加强省内重点产业数据采集交易,为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提供数据要素支撑。加强省内统一算力调度建设,构建多元异构算力互联互通体系,促进算力供给、调度、使用及结算智能化。探索研究制定算力并网标准,促进算力服务标准化、普惠化,逐步建立随取随用、灵活配置、按需收费的算力服务新模式,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显著降低算力使用成本。及早布局网络安全产品及服务,支持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升级,积极对接引进数据安全技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推进量子密码迁移试点示范,多路推进网络安全产业化开发。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