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5年03月12日
字数:1,523
版次:03

陈 华


  工业是我省经济发展的“硬支撑”。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强调,“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构建体现甘肃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强工业行动,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工业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但仍然存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难度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绿色低碳转型困难、数实融合发展水平偏低等一些短板和不足。为此建议:
  一、加快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落实“双重”“双新”政策为契机,大力推进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等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重点行业加快兼并重组,积极促进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双赢。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依托我省资源禀赋优势,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强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全力打造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以及电子信息等制造业新支柱产业集群,塑造甘肃产业发展新的竞争优势。加快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项目建设和抽水蓄能电站、新能源外送通道建设,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协调发展,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聚焦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六大方向,以园区为重要阵地,大力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起以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二、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引领赋能。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谋划布局全省重大工业科技项目,加强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大力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示范行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注重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发展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专业化服务机构,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创新财政科技投入与使用方式,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加快构建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银行信贷和风险投资等金融资本为支撑,以社会资本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创新投入体系。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产业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三、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石化、冶金、有色金属、机械电子、煤炭等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激励企业加快数智化转型,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实现工业园区、企业厂区5G网络深度覆盖,加快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全行业全链条普及应用。统筹全省算力资源,以“东数西算”工程庆阳数据中心集群为牵引、金昌紫金云大数据中心为重点,培育打造一批优质算力服务商、第三方算力服务机构和算力产品,切实打造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
  四、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积极稳妥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以新能源装备制造为重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低碳、零碳产业园区,努力构建低碳循环产业体系。提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发挥好金昌经开区全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甘肃省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行业技术中心张掖研究中试基地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固废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完善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不断提升制造业绿色含量,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体系。
  (作者系金昌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