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版连环画
2023年04月19日
字数:1,351
版次:04
□苗连贵
连环画早年兴于上海,64开本,成人巴掌大小,这样的小书携带方便,价廉,最为穷人喜爱。1932年茅盾先生在《连环图画小说》(连环画早期称“连环图画”)中说:“小书的价格往往只有一付大饼油条钱,无怪乎贫穷的黄包车夫亦会在喘气休息时,从坐垫下抽出一本,生吞活剥,有滋有味地翻看起来。”
随连环画应运而生的是租书摊子,茅盾先生在同一文中对它也有描述:“上海街头巷尾像步哨似的密布着无数的小书摊。虽说是书摊,实在是两块靠在墙上的特制木板,贴膏药似的密排着各种名目版式一样的小书。谁花了两个铜子,就可以坐在那条凳上看那摊上的小人书……”
小书摊不独在上海,此后各地也都蓬蓬勃勃生长出来了,其规模形制亦相仿佛。小时候,我家巷子口就有个租书摊:老旧的白茬木架子挤满了小书,用牛皮纸粘了封皮,墨写了书名;架子旁有几条矮脚长凳,供看书的娃娃坐着看。由于看的人多,书有的缺页,有的破损污渍,但我们照样看得津津有味。看1本1分钱,我荷包里但有几个零钱,便来此“孝敬”了租书老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连环画的鼎盛时期,不少画界名家参与其中,脚本编得更精彩,图画绘得更精美,不光有单本的小故事,大量的文学名著也走进连环画行列。譬如《三国》,我第一次看到它就被迷住了,第一集是《桃园结义》,彩绘封面,画的是刘关张桃园秉香结拜,踌躇满志,英雄豪气,画幅的四围以墨蓝色勾框,整个画面极精极佳;内页是线描的黑白二色,也都幅幅精美,人物传神。《三国》全套60本,有人统计共7000余幅图,可谓“卷帙浩繁”。我省下早点钱,坊间出一本,买一本,集齐了全套的《三国》,后来,又买了全套的《水浒》。
因为喜欢,放学回家,我常翻开小书,摊开纸,临摹其中的人物,自得其乐。临摹之余我常想,这些画,这么多人物故事,画家是如何编排绘制的?请教了美术老师后才知道,画一本连环画直如拍一部电影。画家在接到脚本后,先进行人物造型,接下来像组接电影镜头一样构图,由于连环画是由内容连续的画面组成,每幅画都要“承前启后”,这样才能使故事贯通全书,因而构思画面最费心血,画家既是导演,又要揣摩做演员,从而把每一幅画通过环境、道具、人物动作一一表现出来,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一部小小连环画,浸透了画家多少心血!因此,我对连环画画家倍加崇敬,对我的“藏书”珍爱无比。
岂料,文革伊始,文化遭难,连环画也未能幸免。眼睁睁地看着一把火吞噬了“三国”、焚毁了《水浒》,我欲哭无泪,从此再也没有连环画。
当时,不少画家因画而祸及自身,最惨的是有的还不得不亲手毁掉自己的作品。连环画大家贺友直,画了一本以齐白石生平为题材的连环画,倾注匠心,把白石先生的精神气韵都画出来了,是他所有作品中最满意的一部。结果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画稿非但不能出版,连保存在家也不可能,因为不断有人抄家,这可是典型的“罪证”啊!那天他默然坐在家中,取出画稿,一张张撕,想想心痛,住手,再想想,又接着撕,就这样想一会,撕几张,一本凝聚了他半生心血的精品佳构就这样毁在自己手中!十年浩劫过去,朋友劝他再画,他也想重操画笔,无奈心智、才力俱失矣!
今天,书店里已很难见到当年的连环画了,虽有些儿童读物,我还是喜欢原先那种简朴的、线描的、图文并茂的小书,它是我初始的文学风灯,深植在我们那一代人心中,——说它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一点也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