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李思训与《云麾将军碑》
2025年04月14日
字数:805
版次:03

张天雁


  李思训,字建睍,一作建景,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人,出身唐宗室,唐代杰出画家,生于唐高宗李治永徽四年(652年),卒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六年(718年),时年66岁,陪葬于陕西蒲城县唐睿宗李旦的桥陵。
  李思训起家常州参军,以战功闻名于当世。唐高宗李治时期为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令,武则天执政时期杀戮唐宗室,便弃官隐居;唐中宗李显时期出任宗正卿、岐州(今陕西宝鸡市凤翔区)刺史、转益州(今四川成都市)都督府长史,封陇西郡开国公;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初年,任左羽林大将军,封彭国公。因唐玄宗时官至右武卫大将军,画史上称他为“大李将军”,其子李昭道也是唐代著名画家,秉承家学,亦擅青绿山水,风格工巧繁缛,官至太子中舍人,人称“小李将军”。1993年,李思训衣冠冢在甘肃武山县发现,出土了一幅青绿绢帛山水画和一枚双面象牙质印章,阳面刻有“右武卫大将军”字样。
  李思训自少便以才艺著称于当时,工于书法,善丹青,书画称一时之绝。他擅长画山水、楼阁、佛道、花木、鸟兽,尤以金碧山水著称。其山水画主要师承隋代画家展子虔的青绿山水画风,并加以发展,形成意境隽永奇伟、用笔遒劲、风骨峻峭、法度谨严、意境高超,色彩繁富的金碧山水画风格,是后代“金碧山水”或“青绿山水”的创始人,时人有“国朝山水第一”之评,明代书法家、画家董其昌尊其为“北宗”画派之祖,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云麾将军碑》,也称《李思训碑》,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八年立于陕西蒲城县桥陵镇北刘村李思训墓道,是我国书法艺术名碑之一。1956年被列入陕西省名胜古迹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被列为全国第一批书法艺术名碑。
  《云麾将军碑》记述了李思训系出唐代宗室,并及一生功名仕宦的重要事迹,由唐代书法家、人称“书中仙手”的李邕撰文并书写,碑高2.8米,宽1.3米,共30行,每行70字,碑石下半段文字在宋代被凿,残缺已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