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怪”之罗聘
2025年04月14日
字数:1,032
版次:03
王家年

清·罗聘人物花卉册
罗聘(1733-1799),字遯夫,号两峰,又号花之寺僧、金牛山人、师莲老人等。为金农的高足。他作为“扬州八怪”中艺术生命最长、风格最具突破性的画家,其艺术成就在清代文人画作体系中独树一帜。金农说他“笔端聪明,无毫末之舛”。秦祖咏把罗聘的作品推崇为“神品”,说“笔情古逸,思致渊雅,深得冬心翁神髓。墨梅兰竹,均极超妙,古趣盎然;人物佛像,尤奇而不诡于正,真高流逸墨,非寻常画史所能窥其涯涘者也。”罗聘的诗文有《香叶草堂诗存》等。妻方婉仪能诗,亦善画梅,子允绍、允缵亦能画矣,时称“罗家梅派”。
罗汝声《新安呈坎本宗谱》稿本和明正德二年祝枝山《罗氏续谱序》,罗出祝融,妘姓。其初封于罗国,在宜城。周末为小国,居长沙。后为荆楚所并,子孙以国为氏。徙处豫章,五季时文昌府君始迁歙之呈坎,遂定居,以逮于今。”“自文昌而下,父本子末,孙承祖启,上下二十三世,七百年间,前图后传,源委了然。”按“罗以国氏,本祝融之后,乃颛帝之孙。”“文昌公,曰秋隐公,潜身遁迹,以待天下清。至歙县呈坎,睹其山水秀丽,因以家焉。故呈坎之罗有二家。”明代弘治、正德年间,罗聘的21世祖罗健夫迁徙至扬州,罗聘生于扬州,成于扬州。
罗聘21岁时,与方婉仪结为伴侣。方婉仪是离呈坎不远的联墅村,因自寿诗有:“淤泥不染青青水,我与荷花同日生”之句,自号白莲。方婉仪的父方宝俭,是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学生。祖父方愿瑛,字符白。历任河南、江西、广东、云南等省地方官。为官清廉,颇有口碑。方婉仪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文学熏陶和人道主义精神的教育,在青少年时已有很好的文学素养,所著《白莲半格诗》和《哭姑》十二诗尤闻名于世。据翁方纲所撰《女士方氏墓志铭》记载,方婉仪“习诗书,明礼度,兼长于诗画。扬州人皆能咏其《哭姑》十二诗,族亲等皆称道。”“其娣侄辈又皆述其居常陈述古史、名媛、孝妇事,娓娓可记。即两峰亦尝记其《忍饥诗》《白莲半格诗》。一时名辈,若杭堇浦、丁龙泓、金冬心皆为题赞,故女士之称,遍徽扬间。”方婉仪30岁时,金冬心写《寿女士方婉仪》诗:“谢家才女夸门第,嫁得王郎好夫婿。不但能诗咏絮工,能画能书妍且丽。七言巧和冰灯歌,时涂云母春梅多。红丝小砚簪花笔,一螺岂屑描双娥。今年六月是生辰,莲塘潋滟花精神。无滓无尘清可比,风裳水珮证前生。”郑板桥为方婉仪画兰祝寿。翁方纲夸其有:“江山清淑之气,不钟于绮罗丰厚之闺阁,而生在清寒彻骨,画梅相对之贫士家。”
方婉仪高洁的品质和横溢的才华,对罗聘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