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长期吃素与过度饮食都容易患上脂肪肝
2025年03月21日
字数:1,200
版次:04
  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脂肪肝又名“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是很多人体检报告上常见的三个字。正常人的肝脏内含有少量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一般为肝重量的3%至5%,超过10%,是轻度脂肪肝;若肝内总脂肪量占到肝重的25%以上,就是中、重度脂肪肝,已成为近年来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和健康体检肝功能异常的首要原因,且呈现出越来越年轻的趋势。
  脂肪肝与全身的代谢情况紧密相关,因此饮食、运动及生活习惯对脂肪肝非常重要。一日三餐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葡萄糖后,一部分用于生存的能量供应,多余的则被运往肝脏,以肝糖原的形式储存起来。
  在日常生活中,不吃早餐,或经常加班加点误过饭点的人,或过度偏食、挑食,如只吃水果、长期吃素的人群,自然就少了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来源,影响肝脏合成载脂蛋白,导致其向肝外转运脂肪的能力减弱,当脂肪不能满足自身机体需要时,出现蛋白质缺乏,不能合成载脂蛋白,这时身体其他部位贮存的脂肪、蛋白质就会更多的转化脂肪。所以,长期只吃素食,加之经常处于饥饿状态时,体内贮存的脂肪会迅速分解,经过代谢产生需要的能量,分解蛋白质产生氨基酸来获得能量,从而会“饿”出脂肪肝。
  尤其是盲目节食追求神速减肥、快速变美的人,加之运动量加大,热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短期内大量分解,引发体内脂肪代谢紊乱,极易损伤肝细胞。同时,以水果代替主食,水果中的果糖如果没能及时经肝脏代谢,从而导致甘油三酯蓄积,因缺少荤食、营养不良,引起的消化功能障碍,形成脂肪肝。
  许多年轻人对抗挫折的一大办法就是吃,坚信美食能治愈一切。工作太累、业绩有所突破,下班要犒劳一下自己,搞二两小酒,多吃些肉;情感破裂分手了,化悲痛为食欲;职业倦怠,人际关系太难处理,吃吃零食,心情就好了……过度饮食往往是出于对情绪的宣泄。
  晚上10点之后,肠胃功能减弱,此时摄入过多的食物,不仅容易加重肠胃负担,而且入睡后,易将夜间来不及消化的热量转成脂肪。经常熬夜、睡眠不足、长期饮酒、过度饮食、久坐少动的人,当脂肪沉积于皮下时,时间长了就会造成脂肪肝。
  研究发现,当肝脏中脂肪含量超过8.65%时,高血压风险显著增加。肝脏长胖的全过程,平常似乎没有什么感觉,如果脂肪一步步积累达到10%-25%,肝脏会逐渐被脂肪“淹没”,导致肝细胞难以获取营养,出现变性、肝细胞周围纤维化。调查显示,45%的脂肪肝患者伴有腹部肥胖、血压升高、血糖异常、血脂紊乱等代谢综合征。
  肝脏主疏泄、主藏血,气血运行、情绪是否调畅皆由其管理。古往今来,很多著名医家在养生治病时都强调“百病从肝治”。肝脏是脂肪的运转枢纽,作为人体的代谢工厂,肝脏一旦出现脂肪沉积,如果放任不管,过多的脂肪长期刺激肝脏,从单纯性脂肪肝,至脂肪性肝炎,到肝纤维化,再到肝硬化,直至肝癌,只有几步之遥。
  脂肪肝目前尚无特效药,对于单纯性脂肪肝阶段的患者而言,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调节饮食结构、增强运动、减重、改善生活作息等方式来加以控制。 (董少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