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就是多穿点?错
2025年02月21日
字数:1,034
版次:Z0421_Print
春天气温逐渐回暖,但天气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大,稍不注意就容易生病。这时候,“春捂”就显得尤为重要。春捂是传统养生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在于通过合理保暖,帮助身体适应春季气温变化,预防疾病。
■ 为什么要“春捂”
春季是阳气生发的季节,但气温变化剧烈,尤其是初春,常常出现“倒春寒”现象。人体在冬季已经适应了较低的温度,到了春季,如果过早脱去保暖衣物,身体容易受到风寒侵袭,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生。春捂可以帮助维持体温稳定,增强身体的适应能力,预防疾病。
■ 春捂的三个原则
因时制宜:看气温、温差和节气
气温在15℃是春捂的临界值:当气温低于15℃时,建议保暖;当气温稳定超过15℃,可以逐步减少衣物。
温差要留意:昼夜温差大于8℃时,是春捂的重要信号。白天温暖,晚上寒冷,早晚需要适当增添衣物。
节气有提示:清明节前气温变化大,需特别注意保暖,谨防“倒春寒”。
因地制宜:南北有别,沿海与内陆不同
北方保暖要足:北方春季风大、气温变化剧烈,保暖尤为重要。.建议多穿厚外套,减少皮肤暴露。
南方防湿防寒:南方虽温暖,但湿度大,湿寒容易侵袭人体。建议选择透气性好的衣物,避免受潮引发疾病。
沿海与内陆:沿海地区湿润,需选择透气性好的衣物;内陆干燥,需注重保湿,适当使用润肤产品。
因人制宜:体质和年龄不同,保暖需求也不同
体质差异:体弱多病者和老年人对温度变化更敏感,需更长时间保暖。
年龄差异:老年人适应能力弱,气温稳定在15℃以上后,还需“捂”一周左右;高龄老人或体质虚弱者,需要更长时间。
■ 春捂的正确做法
逐步减衣
气温升高时,不要一次性脱去所有保暖衣物,例如,先脱掉厚外套,换成薄外套,再根据气温变化调整。
适度保暖
春捂并不是穿得越多越好,如果穿得过多,出汗后吹到冷风,反而容易着凉。穿衣以身体感觉温暖舒适、不出汗为宜。
■重点保暖部位
背部保暖可以防止风寒侵入人体,预防感冒。腹部保暖能保护脏器,增强消化功能。热水泡脚、搓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感冒。膝盖保暖可缓解肌肉痉挛,必要时可佩戴护膝。腰部容易着凉,保暖可避免酸软和疲劳。
■春捂之外的健康建议
加强锻炼 春季是增强体质的好时机,适当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每天坚持30分钟。
通风换气 春季室内通风非常重要。每天开窗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最好在太阳出来后进行,避免早晨的寒气和湿气进入室内。
科学饮食 春季饮食应当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少吃性寒、过酸或油腻的食物,多吃荠菜、香椿、绿豆芽、韭菜等,早睡早起,不熬夜。 (东 黎)
■ 为什么要“春捂”
春季是阳气生发的季节,但气温变化剧烈,尤其是初春,常常出现“倒春寒”现象。人体在冬季已经适应了较低的温度,到了春季,如果过早脱去保暖衣物,身体容易受到风寒侵袭,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生。春捂可以帮助维持体温稳定,增强身体的适应能力,预防疾病。
■ 春捂的三个原则
因时制宜:看气温、温差和节气
气温在15℃是春捂的临界值:当气温低于15℃时,建议保暖;当气温稳定超过15℃,可以逐步减少衣物。
温差要留意:昼夜温差大于8℃时,是春捂的重要信号。白天温暖,晚上寒冷,早晚需要适当增添衣物。
节气有提示:清明节前气温变化大,需特别注意保暖,谨防“倒春寒”。
因地制宜:南北有别,沿海与内陆不同
北方保暖要足:北方春季风大、气温变化剧烈,保暖尤为重要。.建议多穿厚外套,减少皮肤暴露。
南方防湿防寒:南方虽温暖,但湿度大,湿寒容易侵袭人体。建议选择透气性好的衣物,避免受潮引发疾病。
沿海与内陆:沿海地区湿润,需选择透气性好的衣物;内陆干燥,需注重保湿,适当使用润肤产品。
因人制宜:体质和年龄不同,保暖需求也不同
体质差异:体弱多病者和老年人对温度变化更敏感,需更长时间保暖。
年龄差异:老年人适应能力弱,气温稳定在15℃以上后,还需“捂”一周左右;高龄老人或体质虚弱者,需要更长时间。
■ 春捂的正确做法
逐步减衣
气温升高时,不要一次性脱去所有保暖衣物,例如,先脱掉厚外套,换成薄外套,再根据气温变化调整。
适度保暖
春捂并不是穿得越多越好,如果穿得过多,出汗后吹到冷风,反而容易着凉。穿衣以身体感觉温暖舒适、不出汗为宜。
■重点保暖部位
背部保暖可以防止风寒侵入人体,预防感冒。腹部保暖能保护脏器,增强消化功能。热水泡脚、搓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感冒。膝盖保暖可缓解肌肉痉挛,必要时可佩戴护膝。腰部容易着凉,保暖可避免酸软和疲劳。
■春捂之外的健康建议
加强锻炼 春季是增强体质的好时机,适当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每天坚持30分钟。
通风换气 春季室内通风非常重要。每天开窗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最好在太阳出来后进行,避免早晨的寒气和湿气进入室内。
科学饮食 春季饮食应当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少吃性寒、过酸或油腻的食物,多吃荠菜、香椿、绿豆芽、韭菜等,早睡早起,不熬夜。 (东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