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产业转移机遇 积极布局我省量子科技产业未来赛道
2025年02月12日
字数:1,529
版次:03
陈 江
量子科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是国家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战略领域之一。国内已有十多个省市结合自身优势,布局了量子科技发展规划,如安徽将发展量子科技作为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重要领域,培育了“国盾”“国仪”“本源”“问天”等一批量子科技头部企业;湖北集中打造“量子谷”,重庆正在推进量子保密通信“成渝干线”,山西投入7个亿建设量子科技大楼,上海部署推进上海量子城市时空创新建设、打造复兴岛创新基地。
我省在量子科技产业方面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兰州大学获批量子理论及应用基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师范大学开发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元素分析仪,天水师范大学首次实现国内最高功率(10W)1064nm激光波长的主动锁模输出,航天510所开发了以北斗导航系统为主要应用的高精度星载铷原子钟、铯原子钟等高端量子测量产品。2024年5月,省政协召开“促进我省量子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座谈会,省委省政府已经在促进量子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作出部署。为进一步抢抓量子科技产业发展机遇,做好产业承接工作,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建议:
一、加快构建量子科技产业发展政策“大体系”,为量子科技产业向我省转移打开政策通道。统筹我省量子科技优势力量,成立省量子科技发展规划论证组,突出场景应用,研究制定我省量子科技产业发展规划,出台量子科技产业化若干支持政策,重点支持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测量产业,在兰州高新区布局建设西北量子科技产业园,搭建量子科技产业发展“四梁八柱”,为量子科技产业向我省转移搭好平台、打好基础。
二、全力打造量子科技“大场景”,为量子科技产业向我省转移点亮星星之火。紧盯应用场景,以场景牵引产业,优先在金融、医疗、公安、视频会议等系统开展量子通信示范工程,加快传统通信设施与量子信息技术融合改造提升,加快发展量子通信产业。瞄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对高精度原子钟的应用需求,大力发展星载铷原子钟、铯原子钟、主动型氢原子钟、汞离子微波钟和冷原子钟等高精度量子测量系列产品。瞄准高灵敏度高精度导航、元素测量需求,大力发展量子重力仪/梯度仪、原子磁力仪、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元素分析仪等。依托庆阳国家算力节点,布局量子计算+超级计算,谋划量子计算云平台,加快发展量子计算产业。
三、发挥体制优势打造量子研发“大平台”,为量子科技产业向我省转移搭好对接载体。面向国家量子科技发展战略需求,在多渠道拓展应用场景的基础上,整合省内研发和应用力量,申请建立国家量子科技重点实验室、校企联合实验室、院士工作站、产业孵化平台,构建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品研制、工程应用为一体的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加大省级量子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力度,重点支持量子模拟、量子调控、量子电池、量子芯片、新型原子钟、冷原子重力仪、梯度仪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光学频率梳、主动氢钟等产品开发,加快吸引国内量子科技研发力量向我省聚集。注重发挥甘肃墨耀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平台企业的作用,采取“外引”和“内育”的方式,联合兰州大学设立校企联合实验室,以量子科技项目为牵引,加快量子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
四、积极营造量子科技产业“大生态”,为量子科技产业向我省转移培育优良环境。设立量子科技产业发展创新基金、筹措超长期国债、发行专项债,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支持打通量子科技创新链和产业链。支持利用天使基金、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等融资手段,扶持成立量子科技研究院、量子科技产业发展公司、量子芯片制造公司,创新场景式招商,定向招引量子科技头部企业在甘肃投资落户。鼓励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硕博贯通式培养,多措并举缓解人才短缺问题,为量子科技产业向我省转移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作者系省政协常委,航天五一〇研究所量子频标事业部技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