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儿童夏季保健莫忽视
2024年05月24日
字数:1,645
版次:04
  炎热的夏季已经到来,如何让孩子平安度过夏天成为广大家长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以下建议可供大家参考。
  ▶▶▶冷饮伤胃“静悄悄”
  胃肠生理学知识告诉人们,胃的表面有一层黏膜,能分泌黏液,这层黏膜能保护胃自身不被消化液消化掉。冷饮的温度一般会比胃内温度低20—30℃,长期过量的冷食进入胃,会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缩,黏膜层变薄,使保护胃的“天然屏障”——胃黏膜受到破坏,导致胃的防卫能力下降,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袭力增加,出现黏膜水肿和糜烂,最终形成慢性胃炎。学龄儿童自控能力较差,几乎是对冷饮“来者不拒”。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控制10岁以下儿童冷饮摄入量,一般来说,每天吃冷饮不宜超过150克,最好是分多次少量进食,不要一次进食太多。
  ▶▶▶午睡不可少
  炎热夏季中,许多家庭没有养成让孩子午睡的习惯。他们喜欢中午到户外活动,虽然玩得开心,但也容易中暑,下午上课犯困影响学习。近年美国儿科研究人员曾对1200名儿童做了测试,其中一组午睡,另一组则不午睡,结果前者比起后者精力更充沛,注意力更集中,记忆力更好,反应更灵敏,逻辑表达能力更强,特别是下午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鉴于此,儿童保健专家强调,夏季家长一定要督促学龄儿童在家午睡1—2小时;寄宿学校要让孩子们集体午睡;为了让小学低年级(三年级前)学生有充足的午睡时间,建议小学适当推迟下午第一节课的时间。
  ▶▶▶当心“空调病”找上门
  让学龄前儿童在空调房内活动,既能消暑,又能锻炼身体,是一件很惬意的事。然而,由于6岁以内儿童皮肤娇嫩,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体温调节功能差;机体免疫力较低,气管、支气管黏膜比成人脆弱。如长时间吹空调,冷气容易攻破孩子呼吸道的脆弱“防线”,吹出“空调病”来。此外,密闭的空调房间内易出现空气不流通,家具释放的有害物质如甲醛、苯和氨气等,可能会直接刺激儿童的呼吸系统,也会促发“空调病”。
  “空调病”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类似“感冒”症状——伤风流泪、流涕、发热、咳嗽等;引发过敏性鼻炎(打喷嚏、鼻塞、鼻痒)、过敏性哮喘等疾病。“冷”感觉还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腹腔内血管收缩,胃肠运动减弱,从而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有的患儿还伴有头晕、头痛等症状。
  采取以下措施有助于防范“空调病”:①间断使用空调,开3—4小时后停1小时。在孩子外出前半个小时,最好将空调关上,打开窗户,使室内通风。多利用自然风降低室内温度,孩子在室外出汗较多时,应先等汗液适当退去后再开空调。②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7℃。室内温度控制在22—25℃。在空调间内,不要让孩子穿得太单薄,应穿适宜的棉质内衣。③使用空调时风力不宜过强,不要让孩子站在送风口下,避免冷风直吹,以防着凉感冒。④安装空调的房间要防止空气污染,定期开窗换气,必要时也可用消毒液喷熏消毒。
  ▶▶▶ 合理补“水”是王道
  正常人体内水分占到体重的60%左右。孩子体内水分流失途径,在生理状态下主要是大量出汗,病理状态下主要有高热、腹泻、频繁呕吐、大量失血等。据观察,若失水不及体重的5%,身体常不出现症状;当人体失水达到体重的10%,就会感到口渴,出现少尿,而且尿液会呈深黄色,严重者会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当失水达到体重的15%—20%时,就会使人变得极其虚弱,皮肤也会变得干燥,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大多数儿童的每日饮水量不足,故保证每天的饮水量至关重要。一般每日摄入的水与丧失的水应从体重方面判断。除母乳喂养外,婴儿按每天每公斤体重需摄入20—30毫升水;1—3岁幼儿按每天每公斤体重需摄入30—40毫升水。炎热季节略多,寒冷季节略少些。也可根据孩子尿色来判断,正常尿液为淡黄色,如果颜色太浅,则可能是水喝得过多,如果颜色偏深黄,则表示需要补充一些水了。建议给孩子喝30℃以下的温开水最好,这样不会刺激胃肠道的蠕动,不易造成血管收缩。
  家长平时要教导孩子多喝白开水,即使孩子没感到口渴也要多喝水。至于喝水时间,应在两顿饭之间适量饮水,最好间隔1—2小时喝一杯。家长不要等到孩子口渴时才想起喂水,也不要让孩子喝水太快,喝水太急会把很多空气一起吞咽下去,这样容易引起打嗝或是腹胀,尤其是肠胃虚弱的孩子,喝水更应该慢些。 (游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