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苏轼和陶渊明的千古唱和
2023年04月17日
字数:1,198
版次:04

江舟


  苏轼是古代风雅之士中最富有色彩之人,他的经历就像一部曲折的传奇。苏轼曾经官居高位,显赫一时,但又两次遭受贬谪,经年累月颠簸流离在僻野之中。苏轼的思想,更加斑斓。他从小受到正统的儒家教育,忠君爱国、匡济天下的抱负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另一方面,他又从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中,对纷纷扰扰社会和人生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一颗躁动的心灵在坎坷中始终无法得到安宁和依傍。苏轼出入于儒释道,这就造成了苏轼独有的人格特性:在经世济时上,他秉持儒家入世的价值观;在心灵追求上,他服膺道家潇洒自由的人生观;在宇宙观认识上,他又坚持释家的哲学观。儒释道三位一体的人格,形成了苏轼旷达、豪放、任性、风流,既桀骜不顺又随遇而安,既对人生命运无奈又充满了乐观。尽管苏轼的命运坎坷多舛,充满悲剧色彩,但是他却活得无比充实,显得洒脱逍遥,令人钦羡。
  苏轼才华横溢,同辈人很少有人能够与他在同一层次上对话和共鸣,曲高而和者寡。也许苏轼也感到了这种难言的寂寞,于是他把目光转向历史,在众多的前贤中,他的目光停留在了陶渊明身上,把陶渊明引为知己。苏轼第一次贬谪黄州之后,他就时常以陶渊明自比。他把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改作:“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体相交。归去来,谁不遣君归?觉从前皆非……归去来兮,我今忘我兼忘世,亲戚无浪语,琴中有真味。”他还将词配上民歌的曲调,让左邻右舍的农民一起来唱,自己用小竹竿敲击着水牛的背脊打着拍子。
  为了表达对陶渊明的仰慕和抒发自己的情怀,苏轼从离开黄州起,就开始做“和陶诗”,共计一百二十四首。苏轼、陶渊明二人渴望摆脱仕途的羁绊,重返大自然的怀抱,自由自在,安享质朴平淡生活的情感是相通的。苏轼称:“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如其为人,实有感焉”。苏轼唱和陶诗,不仅仅是喜欢陶渊明的诗作,更是仰慕陶渊明的人品。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一旦认清官场的黑暗,便拂袖而去,义无反顾,不让自己有一丝一毫的委屈,而苏轼由于其自己的思想矛盾,导致“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大难”,所以苏轼醒悟之后,“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
  后人唱和前人诗作大多是单向的。陶渊明的诗歌在宋代前期并不显赫,直到苏轼,才发现了陶诗的价值,并且奠定了陶诗的地位,陶诗因苏轼而彰显。苏轼对陶渊明的认识和推崇,给陶诗也着上了一层苏轼的色彩,而苏轼唱和陶诗中则更多的是表现他自己的追求。元好问称:“东坡和陶,气象只是东坡”。王文诰则认为:“公之和陶,但以陶自托耳。”
  晚年的苏轼,身处岭南、海南岛蛮荒瘴疠之地,孤苦伶仃,贫困潦倒,唱和陶诗成了他精神最大的慰藉。在他离开人世的前一年,终于把陶渊明的一百二十四首诗歌全部和完,并委托自己的弟弟苏辙撰写序言。苏轼把自己的最后生命都倾注在与陶渊明的心灵对话和沟通之中,陶渊明和苏轼,前贤后哲的千古唱和与心灵相通,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独有和亮丽的风景,让后人深深地感动和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