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听一砖一瓦故事 与伟大灵魂交流
——读《文学履途》
2023年04月17日
字数:1,429
版次:04
  

施崇伟

  即使没有钱和时间环游世界,我们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去广阔的天地间,与伟大的灵魂交流。《文学履途》《纽约时报》“文学履途”专栏集结,收录了38篇与伟大作家有关的旅行地的游记,通过寻找文学起源地的旅行,引导我们走进世界已故文学巨匠曾经生活、游历的地方,重返文学家的真实生活和场景,去体味他们当时创作时的灵感来源。
  这是一本用足迹描绘的绝妙好书。文学与履途交汇,为我们展现文学的奇妙,找寻到了那些玄妙的缘分,更为我们呈现了一段不一样的旅行经历。
  《文学履途》带我环游世界圣地,完成了与那么多文学巨匠的际遇。
  足迹交汇于美国、欧洲以及远方三个部分,覆盖着南美洲、非洲等地。笔者们的旅行追寻着大师们的脚步,马克·吐温的夏威夷,玛丽奥利弗的普罗温斯敦,刘易斯卡罗尔的牛津,海明威的马德里,雪莱与拜伦的日内瓦湖,聂鲁达的智利,奥尔罕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这里既有我无数次设计为旅程而无力抵达的梦想之地,还有许多我闻所未闻的胜境。当地点与人物结合,风景与文学交织,那种引力简直是揪心的牵扯。两代人的传承,时间的变迁,环境的变化,人去而情怀依旧或物是人非,都是那么奇妙:美好的地方用时间来滋养一代代的人类,让他们长出思想,也会因他们无意写出来的故事而一直闪耀。
  旅游与文学,是填充我精神世界的佳肴,却又有缺少钱和时间的遗憾。《文学履途》恰是给我的奢侈馈赠,让我获得了一次珍贵的文学寻宝之旅。这种“旅行”,不须办理签证,无须巨额盘缠。这种旅行,绝非寻常意义的抵达,而是将文学注释加入旅途,是排解无聊的生活艺术。重走纳博科夫在美国横跨几个州写出《洛丽塔》的旅行路线,探寻马克·吐温在夏威夷的奇遇,攀登那座曾经鼓舞了凯鲁亚克的山峰……追随伟大文学家的生活轨迹,即使是陌生的异国他乡,也会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因为一草一木都有情感,一砖一瓦都有故事。
  这种“旅行”的另一种相遇,当然是读书。这本书,我读了整整一年。在“旅行”的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停下来,去购买原著,读大师的代表作品,补足自己原有的阅读认知体系。
  读了《马克·吐温的夏威夷》,我从书店搬回来《马克·吐温自传》,阅读他关于夏威夷的25封通信,像打开一面魔镜,浮现出船长、捕鲸人、传教士、猫和花丛。他有庞大的故事库,热带奇境和疾病肆虐,历史演变与肮脏血腥,文化殖民和传统退却……每种景观背后,都同时潜藏了诱惑和残忍。我不知道真实的夏威夷是什么样子,马克·吐温将这里描绘为:“你能想到的最安宁、最静谧、最有周末感觉的地方。”我以为这就是它的本来面目。
  《越过那段不能承受的黑暗历史》让我打开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他的著作记录着捷克斯洛伐克最动荡的年代,捷克的政治民主化运动被苏联终结,布拉格的伤痕,历史的记忆至今存留。《诗人的马提尼克》讲述了关于艾梅·塞泽尔在马提尼克的故事。我第一次听说这位伟大的诗人,第一次听他在诗歌里发出对现实不公的呐喊。凯鲁亚克《在路上》,费雪这位《美食家的字母表》,哈米特那只《马耳他之鹰》,奥康纳那《好人难寻》的故事……一大摞的新书唤至我的案头,作为文学爱好者原来对欧美文学涉猎不多的遗憾,这一趟“文学履途”让我得到了文学补习。
  这是一趟最省钱的“旅程”,这本书是我耗时最长的阅读。它还让我在这一程时空的跨度落差中催生了人生的思考。如同费雪谈及遗物时说的:“唯一能留在世上的东西,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我所留下的,会融入空气,化为烟雾,散为一阵水汽,像这样落在某样东西上,也许它们会微微闪现一丝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