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故事
2023年01月11日
字数:1,218
版次:04
□ 郭德诚
我的老宅,在老城区,住户,也多是些老门老户。老宅子,大门多已漆皮斑驳;老院子,青石台阶,青砖铺路;老槐树、老柳树,褐色身躯,满目沧桑;胡同,曲曲弯弯,纵横勾连,像蜘蛛网似的,把四处织成一片,如一副年久褪色的老画。过去的胡同都窄,采光不好,翻修房子时,都可劲地往上盖,住不了,就往外租。房租也便宜,于是,常有人来寻租。
那天,来了个小伙子,想租我的顶楼。我就很奇怪,顶楼,冬凉夏热,这是图啥呢?他说不是常住,这儿高,想在这儿画几幅画,临时租房。我本不想答应,怕耽误事,会影响长租的客源。他看我犹豫,说其实就是一张床,不起火,就一个人。我年轻时,也曾画过几笔,热劲儿过去,也就撂下了。听他这么一说,也算人不亲行亲吧,也就同意了。
常言道,距离产生美。这话真不假。在这儿住久了,也没觉得这儿有啥可画的。可一旦搬上画布,你再看,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那老宅,那小院,那胡同,那随风摇曳的树,在淡淡的夕阳下,还真就透着岁月的沧桑,显出民俗生活的久远与恬淡,氲氤出一种世俗的美。
过了两天,是收垃圾费的日子。收费的老魏说房租出去了,这个月,你得按两户算。我说这叫啥两户?是个临时的,连火都不起,就多了一张床而已。老魏说咱按户,不按人。我说户,也得分个大户、小户,这两户,还顶不住你一户人多。老魏这人很倔,一根筋,跟我一样,认死理。他说要不这样吧,垃圾站也不远,你就自己送吧。 嘿,你个犟老魏,连话都不让说了!我一听也就火了,自己送就自己送,有啥了不起的。
那天我去倒垃圾,刚出门,就被老张拽住,说走吧走吧,还磨蹭啥呢。夺下垃圾袋,放在门口,拉我去吃他孙子的满月酒了。那几天我嗓子疼,坐那,酒也没敢喝,散席时,老张硬塞给我两瓶,说好了慢慢喝。
我掂着酒回家,到门口一看,垃圾袋没了。小胡同,干干净净,亮亮堂堂,铺满了阳光;树叶,在微风中哗哗作响,跟拍手欢迎我似的。唉,还是人家老魏大气,这酒,给老魏送去吧,也算赔个不是。到了老魏家,人没在。他老伴说,老魏一大早就下乡了,到现在还没回来。我说他没回来,这活,是谁干的?她说那点活,不算个事,我捎带手,一趟就拉完了。
第二天在巷口,和老魏碰个正着,我俩都哈哈大笑起来。他手一摆说丢人,丢人,咱啥都别说了,回头我请你。
画画那小伙子,住了不到半个月,就搬走了。临行,送我一副画儿。这幅画儿,画的就是我们这片小区,画面上那人,那树,那民宅,那小巷,布局合理,章法有度。一看就知道,是以我家为视点画的,用的是单点透视法。即离自己近,物体就大,离自己远,物体就小。这是绘画中常用的一种透视角度。为了突出民俗特点,画面中,有大人,有小孩,还有一个人,悠悠地拉着车,生活味儿,就跃然上纸。我看着,不由哑然失笑,这拉车的人,权当是老魏吧。
您说,我和老魏,就垃圾费这点小事,是不是也是单点透视?离自己越近,也就越大,越远,也就越小,其实,它并不是实际的大小,只是一个视角而已。这是生活的透视,还是绘画的写生?或是生活中的一个段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