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推进兰州国际陆港国际班列提质增效
2025年05月14日
字数:1,329
版次:03

民盟甘肃省委员会


  甘肃(兰州)国际陆港依托位处“一带一路”关键节点的战略通道优势、铁路物流枢纽的集散分拨优势和省内组织发运国际货运班列的平台优势,构建了六个方向的国际货运班列运营体系,但还存在产业支撑不足、运营人才稀缺、境外运输组织与管理有待提升、信息化水平低等运营劣势和挑战。
  对此,建议:
  一是强化产业支撑,实现双向互补。引导区内班列运营企业加强兰州周边市场开发力度,强化现有货源组织转化,尽可能将与班列运输路径相同的出口货物转化为班列运输。借助本省有色金属产业的基础,拓展有色金属交易范围,强化贸易风险管控,打造集采购、销售、交割、仓储、运输为一体的有色金属供应链集成商的规划。积极承接部分东部地区的外贸产业转移,扩充班列外贸货源。
  二是加大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寻找新的增长点。拓展贸易领域,积极捕捉贸易风口。加强产业合作,开展国际合作,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通过共建产业园,与当地企业和产业集群加强合作,在汽车制造、机电、石油设备制造等领域,推动兰州装备制造产品出口。深入调研境外市场,把握需求和趋势。关注国际经济形势和各国政策变化,及时调整发展策略,以应对各种挑战。
  三是创新业务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融资模式,开展铁路运单融资,多式联运一单制等业务,为相关的企业提供更多的,且优于其他省份班列运营的融资选择;班列运营企业与国内银行的驻外网点合作,加强与班列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跨境电商金融等业务;创新扶持政策,实现差异化竞争力。政策扶持引导鼓励区内企业设置海外仓或海外办事处,获取境外一手的物流和贸易资源,提升竞争力。
  四是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学习交流。对有班列运营成熟经验的高级管理人才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薪资待遇,推动国际班列向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方向迈进。区内企业基层员工招聘应效仿大型国有企业的招聘流程,以学历和能力为准则,招聘有一定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的员工,使兰州陆港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和持续进步;注重员工的专业能力培训,一方面鼓励营造学习氛围的形成,加强各项业务学习,另一方面通过与先进的港口建立联系,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创新技术,快速弥补自身的不足和差距,形式可以是人员互访、经验分享、项目合作等。
  五是健全风控及容错机制,加强境外布局。出台政策配套资金,对海外仓及海外办事处的运营前期建设给予扶持和引导;建立健全各类合规及容错机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区内企业大胆创新尝试;招募和培养国际化人才,可以尝试招募沿线国家在华的外籍留学生,他们同时熟悉中国和沿线伙伴国家的语言和文化,能够更好地与境外政商沟通和协调,实现海外运营目标。
  六是拓展物流网络,提升信息化水平。增加国际班列线路和目的地,与更多地区建立合作,通过整合兰州空港国际货运航班,区内企业的TIR国际卡班资质,提供更多的卡空、空铁多式联运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广泛的物流服务。学习借鉴东部发达地区港口智能化物流系统,提升国际物流网络化服务水平,构建智能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单证无纸化流转,整合班列运营涉及的各个环节信息,实现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实时共享。运用大数据分析运输需求、货物流向、运输效率等,为优化班列线路、资源调配等提供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