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着力将兰州市打造成为 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桥头堡”
2025年04月30日
字数:1,342
版次:03

政协兰州市委员会


  近年来,兰州市抢抓“一带一路”政策机遇,着力打好“四外”联动组合拳,努力实现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同时也还存在市场主体偏少、产业结构不优、开放平台功能发挥不足、政策叠加效应不明显等问题和不足。着眼增强兰州市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节点能级,把兰州市打造成为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桥头堡”,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推动贸产融合发展,解决外向型产业缺主体、产品少的问题。支持方大炭素、兰石集团等已有进出口基础的企业,着力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增强内陆传统产业出口竞争新优势。引导重点生产企业拓展国际贸易,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国际化水平,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形成产业带动外贸整体出口新格局。加大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发展集货能力强的生产、外贸企业,支持国际国内有出口产品的重点企业设立子公司,促进国际班列正常运营。依托兰州市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现有阿里巴巴国际站、中国制造网、三维跨境等外向型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招引拼多多、唯品会、京东、菜鸟物流等重点企业。发挥兰州综合交通枢纽优势,积极推进金川集团、酒钢集团、白银公司等公司出口贸易结算事项向兰州聚集,优先在兰州结算,提升兰州市对外开放平台能级。省上出台支持政策,对各市州外贸考核可按原有模式进行,税收通过省市结算的方式对其他市州给予补偿。依托兰州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生物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数据信息等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新能源、航空航天、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等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招引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增强产业整体实力。
  二是强化与兄弟省市协同发展,解决外向型经济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开放开发协作,推动国际货运班列,口岸平台运营等领域的跨区域合作,共享互用对外经贸资源和渠道,培育壮大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保税+”业务。借鉴天津成功模式,招引相关融资租赁公司入驻兰州,依托兰石重装、重离子医用加速器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展保税租赁、离岸租赁新模式,提升我省出口产品能级。发挥兰州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作用,推动“枢纽对枢纽”转变,有效降低运输、仓储、管理成本。尝试“易货贸易”通道,提升中亚五国为主的贸易额。加强与重庆、西安、新疆的协作,建设中欧班列西北区域兰州节点城市集结网络。创新拓展开行跨境电商班列、冷链物流班列、国际运邮班列等特色班列。
  三是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解决对外开放平台弱的问题。从产业规划、土地开发、招商引资、园区运营、企业服务等多方面优化兰州国际陆港、兰州新区综保区体制机制,推进功能区转型升级。整合资源推动“管委会+运营公司”融合发展,探索口岸、综保区、指定监管场地等平台联动发展模式,构建“口岸+平台+通道+产业”运行体系,增强发展活力,提升开放平台能级。
  四是加大政策整合,解决兰州市外向型政策叠加效应不足问题。统筹用好中央和省上稳外贸及外贸转型升级项目政策、现代服务业人才发展专项支持政策等,研究出台企业引进、园区建设、技术创新、股权投资合作、贸易融资、人才引进、优化营商环境等一揽子支持政策。强化海关协同,进一步推广“单一窗口”服务,缩短货物通关时间,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为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