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渝初心铸忠魂——胡治德
2025年04月07日
字数:1,325
版次:03
石 颢
胡治德,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盘克镇胡家庄村人,中共党员,忠心为党、矢志不渝,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诞生,壮烈捐躯时年仅26岁。
1922年2月,胡治德出生于胡家庄村一户普通人家。他个性要强,聪明勤学,次第在本村私塾、本镇国民小学、新宁县第二小学读书,后以优异成绩考入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的陇东中学读书。1943年,他以学生身份投身革命,并于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4年,他从陇东中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延安抗日军政大学。1946年,他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初被组织分配到陕甘宁边区供给处工作,再被组织安排到关中师范工作,后被组织安排到新宁县人民政府第三科担任科员。
1947年春,国民党军胡宗南部进攻延安,陕甘宁边区的陇东分区首当其冲。国民党军马步芳部八十二师所属一百旅由旅长谭呈祥率领、骑兵第八旅由旅长马步銮率领,从青海西宁乐家湾营地出发,东下进攻陇东分区。同年夏初,时任陇东分区新宁县一支队指导员的胡治德,奉命率部保卫群众安全夏收,粮食归仓。同年6月15日晨,他遵命率部在白虎村(今宁县春荣镇白公村)伏击进犯之敌。当日中午,国民党宁县保安队300余官兵进入了新宁县一支队的伏击圈。他一声令下,手枪、步枪、机枪同时冲进犯之敌开火,展开激战。面对敌众我寡,难以速胜的战局,他从一个战士手中抱过机枪,率先向冲向阵地之敌奋力扫射。击退敌军进攻,他又端起机枪率领指战员像猛虎下山般冲向敌阵。敌军见状,四散逃窜,溃不成军。由于他和支队长指挥有方,指战员作战英勇,此次战斗歼敌12名,俘敌4名,缴枪15支。而新宁县一支队却无伤亡人员,他和支队长受到了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司令部嘉奖。
国民党军胡宗南部和马家军占领西华池、新宁县、新正县后,大肆捕杀革命干部群众,破坏新生人民政权。胡治德奉命率领装扮为普通农民的新宁县一支队指战员秘密进入新宁县小川、九龙川等敌占区,依靠当地地下中共党员和革命群众配合,处决了一批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和反革命分子。他还率部摧毁了正宁县宫河、陕西省彬县百吉等国民党的镇公所,威震宁县、正宁、彬县、长武一带,使敌闻风丧胆。
1947年农历腊月二十一日,胡治德奉命率部在新宁县盘克塬反击国民党进犯之敌。当日,他们挖断盘克镇岘头村的黄土腰岘后,南下到今湘乐镇北川的柏树底村李庄村民小组一户傅姓人家夜宿。不料当夜天下暴雨,翌日清晨大雾锁川,五步之外,来人不见。因叛徒告密,国民党马家军的一股骑兵,借助浓雾掩护,悄悄摸到了他们夜宿的傅姓人家。清晨,当傅姓人家的女主人到院门外抱为他们做早饭的烧柴时,发现敌军马队已摸到了自家院门前,急忙转身冲进院里惊呼“马家军来了——”“马家军来了——”。胡治德闻呼,迅速抓起一挺机枪架在院墙上阻击来敌,并令指战员趁来敌后退之机迅速撤退转移。他率部撤退到柏树底村王大峁时,忽被从侧面迂回的另一股敌骑兵包围。他在指挥指战员突围撤退中,终因寡不敌众,又身中三弹被俘。
残忍的国民党马家军骑兵将伤势严重的胡治德以麻绳拖在马后,历时两日,从王大峁一直拖到了200多里路外的西峰镇(今庆阳市市城)。不论如何敌人严刑拷打、严酷拷问,胡治德依然咬紧牙关,敌人一无所获,1948年农历正月初七将他活埋于西峰东郊。在被敌人架着走向活埋自己的土坑那刻,遍体鳞伤的胡治德,依然挺胸昂首,宁死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