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提升“三力” 做新时代的“硬核”干部
2025年04月02日
字数:1,497
版次:03

张 艺


  “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这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干部提出的五点要求。在全国“两会”召开的重要时刻,我们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班,通过集中充电,为做好新一年的工作蓄势赋能。培训期间,我们一起学习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了文稿起草、调查研究、公文处理等业务知识。听到大家讨论最多的词就是“常学常新”“干货满满”“收获满满”。结合这次培训,就如何做好新时代的“硬核”干部,总结了三点感受。
  一是要提升学习力,锻造“硬核”素养。学习力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能力,也是未来最核心的竞争力。《礼记·学记》中说:“学而后知不足”。学而知不足,不足而知学,自知无知才会永远求知。人为什么要坚持学习?deepseek告诉我,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职务的上升而自然上升,一个人如果不学习,今天的他还是昨天的他,明天的他也无异于今天的他。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时刻保持知识恐慌和本领恐慌,不断深耕自己。一方面,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另一方面,要学习各位领导和同事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认知力、思考力、领悟力。此外,我们还要读一些经典书籍,学习DeepSeek、区块链等新生事物,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避免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
  二是要提升行动力,锻造“硬核”担当。行动力是干部最基本、最重要,也是最不可或缺的能力。对于年轻干部而言,我觉得行动力就是既要“想干事”,也要“能干事”,更要“干成事”。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有主动担当、勇于担当的意识,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勇气,有挑重担、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的魄力。其次,要有谋划工作的能力。谋定而后动,在谋划工作时,我们要有前瞻意识和全局视野,见微知著,未雨绸缪,做到心中有数、处变不惊。比如,委员委在开展委员培训班、委员活动日、委员视察考察等大项活动时,每次都要提前谋划、提前部署,提前做好各项预案,确保活动顺利完成。再次,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遇到一些紧急繁杂的事务时,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善于调查研究,善于抓主要矛盾,善于有效沟通,善于化繁为简,科学高效地解决问题,真正做一个让大家觉得靠谱的干部。
  三是要提升创新力,锻造“硬核”力量。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高频词,也是我们这次培训班的高频词。大刀阔斧的改革是创新,细致入微的改进也是创新;自我研究、自我探索是创新,借他山之石优化集成也是创新。创新作为一个新标签,已经成为新时代干部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和必答之卷。对于委员委的干部而言,我们承担着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两大创新性工作。守正创新,我们大有可为,大有所为。在参与这两项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一方面,要善于总结复盘,积极梳理、总结、推广工作中探索出的生动实践和鲜活经验。另一方面,要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和“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的重要要求,围绕如何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健全完善相关机制等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用一个个具体的小创新不断推动省政协党组和机关党组的部署落实落细,落出成效。
  最后,我想用deepseek的一句朴实又经典的话来总结,即:“成长无捷径,唯有努力与坚持;成功无侥幸,唯有实干与担当”与大家共勉。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工作委员会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