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助推我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2025年03月03日
字数:1,294
版次:01
王奋彦等
随着中医药的科学原理和地位得以充分肯定,我省中医药及其新药和新制剂的研究、开发和生产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道路,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年来,中医药产业改制和我省“两抓两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医药产业领域涌现出了陇神戎发、奇正藏药、陇西一方、和盛堂、独一味、新兰药业、西峰制药、天水岐黄药业等一批改制企业,甘肃中医药产业也逐步形成了中药材种植业、中药商业、中药食品、中药保健、中药加工、中药流通的完整健康产业链。但在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的这一时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我省中医药产业却在墨守成规中蹒跚前行,中医药产业总体处于“大资源小产业”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我省中医药未形成系统的招商引资体系、本土药企招商意识不强、市场营销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研发能力较弱、未形成聚集效应。
因此,我们要全面把握当前中医药产业发展趋势,紧盯我省中医药产业初级阶段的现实,对比国内中医药产业大省的发展路径,要精准招商,逆向招商,既要通过培栽梧桐树把国内中医药产业的“凤凰”引进来,更要立足实际把本土中医药产业的“小麻雀”孵化成“金凤凰”。为此建议:
一是利用本省道地药材资源优势逆向精准招商。建议由省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牵头,在全国范围内筛选使用我省黄芪、当归、党参等大宗道地药材为主要原料的过亿元的中药大品种,根据所选中药大品种选准归属企业,比如通过黄芪精选准扬子江药业、通过妇科千金片选准千金药业、通过稳心颗粒选准山东步长药业、通过板蓝根颗粒选准白云山制药等。然后采取以商招商的方式,直接与扬子江药业、千金药业、山东步长药业、白云山制药等以我省大宗道地药材生产相关大品种的知名药企沟通谈判,招引这些药企分别携黄芪精、妇科千金片、稳心颗粒、板蓝根颗粒等大品种来甘共建种植基地、共谋工业生产、共创市场营销。
二是利用存量的药品批准文号招商引资。我省拥有3000多个药品批准文号,然而有近77%的获批药品批准文号常年处于不生产的“僵尸”状态,如甘肃泰康制药的人参归脾丸、人参再造丸、复肝宁片,兰州太宝制药的生脉颗粒、五味子颗粒、浓缩当归丸、生脉颗粒,佛慈制药的知柏地黄片、万氏牛黄清心丸、小儿百部止咳糖浆,天水岐黄药业的乌鸡白凤丸、苏合香丸、女金丸、复方枇杷止咳颗粒、再造丸等一系列产品,都是市场用量很大且十分畅销的中药品种,但批准文号长期闲置令人惋惜。应对我省5年以上没有组织生产过的“僵尸”药品进行全面梳理,筛选出一些有市场价值且有意向转让的品种,组织“僵尸”品种所在药企与省内有接受意愿的药企沟通谈判,或先由政府相关部门购买回收,再以赠送该药品文号或作价参股等多种方式,吸引省外有意愿的大型药企来甘投资建厂。
三是培育“陇药名方”品种库招商引资。切实抓好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陇药名方”遴选试点工作,一抓到底、抓出成效,逐步建立“陇药名方”品种库,对纳入“陇药名方”的制剂,如杜仲腰痛丸、疏乳消块丸等品种,实行绿色通道管理。除允许在全省范围调剂使用或优先列入医保目录外,每年聘请国内顶尖专家从中选择8—10个品种投入社会,以“陇药名方”的品牌效应公开招引省内外知名药企投资研发和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