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博物馆
2024年11月20日
字数:0
版次:04
王太生
乡村博物馆,一座村庄的表情、神态、韵味。
寒露过后,和几位友人走访了水乡深处的几座村庄,对其中的乡村小博物馆印象尤深。
“村博”,自然是坐落于乡村里,没有繁缛的装修,有的只是一两间淡如水墨的青瓦简舍,掩映于芦苇、树丛之中,门窗朴素,陈设简洁。
有一家农耕小博物馆,寻常乡居建筑,“回”字形的小院里,展示着从庄户人家手中收集而来的碾盘、手扶拖拉机、油布伞、马灯、算盘、水桶、钩秤、渔篓,以及那一件不知谁穿过的蓑衣。老物件似在重温村庄往事;稻禾、香芋……是土地生长出的农产品,叶片摇曳,实物沉甸,世代相传。在这家袖珍博物馆里,泛黄的照片讲述逝去的黑白光影;不同时期的粮票、油票、粮油供应证等,保存着过往的记忆,显示出小博物馆的属性:农村、农庄、农具、农产品。
“村博”里,还有一台水龙静静伫立,抚摸粗硕杠杆把手,似乎还能感受到曾经使用过的余温。水龙,旧时消防器具,想象着从前,几个穿短衣短裤的乡村汉子,手忙脚乱,不停地往木桶中加水,用手使劲压着木杠杆,一条水柱喷涌而出,射程高度达20余米。有了这一古拙的消防器具,再加上有村民的娴熟使用,无声地庇护着村庄的安宁。
站在面积不大的“村博”里,目光越过过道长廊,可见村后一片开阔的湖面,湖畔风格各异的民宿小院,掩映在树木之中。看着小博物馆里的展品与眼前碧水,让人亲身感受到久远而亲切的农耕。
“村博”,枕大河的波韵,有潋艳水光和乡野农作物的气息。
船娘博物馆,不远处是另一片波光潋滟大湖。小村紧挨美丽大湖,小木船成为主要交通工具。在湖上摇橹的船娘,大都来自湖边村落,她们扎着红的、绿的、黄的头巾,遮阳挡风,摇着橹,唱着民歌,轻划水波,踏浪而行……
“馆”内有船娘文化历史的追溯、船歌曲谱,以及由船娘自己填词创作的船歌……门外有百年老榆树,清风摇曳,小博馆讲述传统村落的曼妙风情,仿佛看到一群朴素船娘,风里雨里,摇橹于大湖之上,姿态各异的身影。
没有“讲解员”,有人进来参观,做介绍的几乎都是村民。那次,有几个人来到村博,养螃蟹的秦老三捧个碗在附近吃饭聊天。见有人来,他撂下碗,迎上前去,对来人说:我是村上养螃蟹的,欢迎各位光临!秦老三告诉客人,他们村在水乡深处,民风淳朴,人们临水而居,从前出门依靠船,几乎个个都会撑船。他的媳妇就是一位船娘,在大湖上摇橹。说这些时,他微笑露出白牙齿,朝客人点头,算是招呼,传递出一个乡村汉子的憨朴热情。
这些浓缩乡村特色田园风貌的“村博”,面积不大,一座院、几间房,本身就是一个普通民居,是一座村庄水岸倒影,折射出它们独一无二的田园特色。
历史与民俗浓缩于此,让人们感受到乡村田园,不仅仅是风情风貌,美食美景,还有久远的文化。
竹器博物馆,就在乡人空置的旧屋里,四周一溜的木架上摆放着村里老手艺人制作的竹席、竹匾、竹篮、竹篓、淘米篓,还有从前挑担用的箩和筐等竹制品。
车在柳树丛穿行,一转弯,便看到砖瓦博物馆。这家“村博”,依偎在一座还在生产的老窑旁边,青砖瓦舍与露天老窑连成一片。砖瓦堆放的场地,有粗壮的狼尾草风中摇曳。小博物馆,释放着古朴的陶土气息。用手触摸,一砖一瓦,似乎还有没有散尽的窑温。
馆中收藏了古代出土的砖瓦文物,都是从村庄周边的土层中挖掘。有一款周代红陶印纹罐吸引了我的目光,这只陶罐是谁用它烧过水?留下悬念让人猜想。清晰的纹路折射出此地古代砖瓦生产繁忙与先人的生活痕迹。那座依然在烧制青砖的老窑,是小博物馆的一部分,袅袅升腾天空的风烟,诉说着这一古老的行当与乡村关系是如此紧密。
“村博”折射田园特色,是属于乡村的,有着它独特个性,与人文地理、民风民俗、气候物产一道,组成乡村的一部分。
如今,在水乡古镇,乡人利用天然湖荡资源,建起了十八帮渔具“露天博物馆”,把十八种古法捕钓:卡帮、大网帮、撒网帮、摸鱼帮、老鸦帮……用湖荡的天然地形一一还原呈现,观者坐舴艋小舟上,边游湖边欣赏,体验传统渔文化风情……
去过国博、省博,也去过市博和县博,却很少有机会去“村博”。在“村博”里,见识一座村庄的风土和物产,风俗与性格;有一座村庄的农耕基因、前世今生,是最接地气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