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绿色梦
2024年11月15日
字数:3,922
版次:03
于文华
于文华 甘肃古浪人。甘肃省作协会员、中外散文诗研究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迄今为止在有关报刊杂志及文学网站发表散文(散文诗)及小小说900余篇。已出版散文集《乡愁记忆三部曲》——《永远的麦子》《最乡村》《麦语》及纪实性报告文学集《全圣之路》(合著)等。
三、辉煌腾飞
选择了治沙,就是选择了艰辛,选择了默默无闻,选择了矢志奉献与任劳任怨。
从当年“义务治沙”保家园,到如今“工程治沙”富家乡,几十年的发展,三代人的坚守,让八步沙林场治沙造林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顺畅。
近年来,八步沙林场抓住一些国家重点工程在林区实施的机遇,热情服务项目单位,先后参与建设了甘武铁路八步沙段防沙治沙工程、省道308线八步沙段通道绿化工程和西气东输、西油东送八步沙段水土保持暨生态恢复工程。其中,省道308线八步沙段通道绿化工程,被评为省级文明样板路段;西油东送古浪沙漠段水土保持工程,被评为中石油优质工程。
2013年以后,八步沙林场又把治沙目标瞅准县上重点治沙区域的八道沟、十道沟、十二道沟,甚至甘蒙省界的千里大林带地区。在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加快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推动武威乃至甘肃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咬定治沙不放松
为了家乡的天蓝地绿,六老汉的后代们,沿着前辈开创的防沙治沙路,矢志不渝奋斗,创造了超过前辈的业绩。如今,八步沙林场兵强马壮,有一场七站25名职工,不仅管护着八步沙、黑岗沙、七道沟、十道沟、十二道沟,还承担着附近三条西气东输输油管道、省道308线、甘武铁路、银双高速、金色大道等铁路公路的通道绿化,平均每人有3万多亩的林区管护面积。防盗伐、防偷牧、防火情、防畜啃等成为他们的基本功课。
38年来,他们像疼爱自己的子女和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万分珍爱这儿的每一片沙生植物,精心呵护林区每一株树木。常人都认为树木是:三分栽,七分护。可治沙护林多年的郭万刚场长,有他自己的独到见地:一分栽,九分护。
为了管护好辖区内林木,林场与每位职工年年签订安全责任书,做到奖罚分明、责任到人,坚决不允许发生任何安全事故。除了治沙造林的那些天,其余时间,护林人员从未有过空闲,他们总是披着星星出门,到各自的承包区巡查、看护,每日巡护步行近30多公里。中午带着开水与干粮,走到哪儿,就在那儿凑合一顿。夜里八九点回到住处是好的,要是遇到险情,及时处理了,十一点返回住处也是司空见惯之事。
经过多年治理,八步沙及附近如今草木林立,植被茂盛,但最怕火种进入。而林场及附近历史上形成的坟墓众多,每逢清明节、农历十月一及春节前后,别人都在祭奠亲人、走亲访友,他们却在坟墓附近严防死守,看着人们祭奠完祖先,消灭了火种,才敢放心地离开,其中的酸苦常人难以体会与理解。由于责任到人,赏罚分明,八步沙林场建场至今,从未发生一起火灾或其他安全事故。
近年来,八步沙林场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武威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的机遇,依靠长期治沙造林积累的技术和经验,承包生态治理工程,靠治沙造林挣钱,用挣来的钱治沙造林,走上了滚动良性发展的轨道,先后投入资金300多万元,进行了金色大道古浪段绿化;自筹资金600万元,修建了40公里治沙公路;投入资金70万元,对省道308线20公里路进行了通道绿化……
抓住机遇促发展
从2014年开始,武威市启动了新的生态重大战略工程,计划将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一劈为二,沿风沙线通过埋压草方格和人工植苗造林的方式,营造长562公里、宽1公里,乔、灌、草相结合的千里绿色生态林带,构筑一道防沙治沙绿色屏障,实现治沙“由近及远”治标到“由远及近”治本的战略转移。在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郭场长这样回答:我们在治沙中积累了技术、经验和品牌,许多地方将城市绿化、铁路公路绿化、农田林网等项目交给我们来做,我们都忙不过来了。如果不是长期治沙,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我们也抓不住这个时代机遇……
2015年,林场继续向北部沙区进发,在甘肃和内蒙古交界承包了麻黄塘治沙环路沿线15.7万亩封禁保护区的管护造林任务,目前已完成治理3万多亩。
2018年,八步沙林场流转了西靖镇移民点2500多户贫困户的1.25万亩土地,种植梭梭嫁接肉苁蓉5000亩,种植枸杞、红枣7500亩,探索“以农促林、以副养林、农林并举、科学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贫困户除了每亩300元的土地流转费,还可参与经营获取劳务报酬。如今的八步沙林场,已从昔日寸草不生的荒漠,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现在,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已建成9个戈壁农业生产基地,有效带动4640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去年新建成的黄花滩移民区兴盛种羊繁育有限公司万只种羊繁育基地,采取“羊银行—贷母还羔”扶贫模式,每年带动2000户贫困户发展肉羊产业。可以说,如果没有八步沙林场不断拓宽的绿色版图,企业想要在此发展根本不可能。
群众致富了,才有了治沙动力,也蓄积了治沙财力,治沙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八步沙林场用一个个治沙奇迹,生动诠释了大漠黄沙一定可以转变为绿水青山,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从“死亡之海”到“经济绿洲”,38年来,三代治沙人持之以恒向荒漠与贫困发起挑战,一个个“誓将黄龙变绿洲”的治沙勇士,用生命与汗水铸就了一道无比坚实的生态屏障。
截至目前,八步沙林场管护总面积达到31.75万亩,封沙育林(草)面积21万亩,林草植被覆盖度由不足3%提高到了75%以上,累计栽植各类沙生苗木2700多万株,周边乡镇农田林网300多亩,立木蓄积量达3万多立方米,使全县风沙线后退了15公里,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并举,在古浪林业发展史上起到了开林权改革之先、兴生态经济之路、奠生态文明之基的作用。
八步沙,这个地处大西北风沙前沿偏远林场、以前在中国地图上根本找不到的地方,如今在百度词条上却成为热度极高的地名;2018年,第五届CCTV慈善之夜晚会,“治沙六老汉”当选“CCTV年度慈善人物”。
2018年12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决定授予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9年3月29日中宣部授予甘肃古浪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2019年8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古浪县八步沙林场考察。他举目远望,察看了林场整体风貌,听取了武威市防沙治沙整体情况汇报和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的感人事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八步沙林场“六老汉”的英雄事迹早已家喻户晓,新时代需要更多像“六老汉”这样的当代愚公、时代楷模。要弘扬“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激励人们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我们一定要守好这片绿洲。”面对媒体记者,郭万刚这样说,“总书记走上沙山,询问植物的名字,询问长了多少年了。”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把身边的植物一一介绍给总书记:围着水堰的是红柳,才栽下两年;高的是柠条,有10年了;柠条下面是苦豆草,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满沙地里直挺挺立着的是大蓟,开花的时候,一片一片的红,很好看;最大的那棵树是榆树,已经长了40年,是八步沙的标志。郭万刚说他给总书记汇报六老汉治沙的故事,讲三代人的坚守,“总书记听得很认真,弯腰抓一把沙子,查看沙粒的大小、含水的情况,称赞我们在沙漠里坚持造林几十年不容易,说我们是当代愚公、时代模范”。郭万刚说他没想到总书记把治沙的事看得那么重,把他们看得那么高,那些天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说:“我们第一代人治沙,是没办法的办法,治也得治,不治也得治。那时候没有其他收入来源,都指着一点地吃饭呢,如果地让沙漠占了,就得饿肚子。”就是抱着这样朴素的想法,六老汉毅然决然地走进沙窝,开始压沙造林。
三代人几十年坚持下来,“现在风沙小多了,环境好多了,尤其2010年以后,沙尘暴的次数少了、级别低了,降雨量也多了,真正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转变”。
最让郭万刚感动的是,总书记亲切看望了正在铺草方格的林场职工,“他跟我们每一个人都亲切握手,非常平易近人”。郭万刚说,总书记仔细询问铺草方格的成本、铺设的宽度,随后拿起一把开沟犁开沟,和我们一起铺草方格压沙……“总书记那么忙,还能到我们这个沙窝窝里来,和我们一起治沙,我们真的非常感动,这是对我们最大的鼓舞和鞭策!”郭万刚说,总书记还询问林场有几个大学生、下一步的打算……郭万刚表示:“我们一定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传承好六老汉的治沙精神,一代接着一代干,尽最大努力,多栽树、多治沙、治好沙。”
“今后治沙要朝着年轻化、机械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靠年轻人治沙、靠文化治沙、靠科学治沙,相信我们的路会越走越宽,治沙速度会越来越快,治沙效果会越来越好。”
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贺中强和石银山难掩激动的心情,他们告诉笔者:“总书记来到八步沙林场,我们的信心和干劲更足了,我们一定要守好这片绿洲。”
面对荣誉和奖励,三代人依然坚守在治沙现场,像钉子一样,矢志不渝他们前辈的叮嘱和嘱托:把沙治住,把家园护住,让天更蓝、地更绿、水长流,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00公里的战场,38年多的艰苦奋斗,30余万亩的各类林木,就是八步沙人栉风沐雨、艰苦奋斗的最好诠释。
如今他们完成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面积37.6万亩,以愚公移山精神生动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为生态环境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以实际行动实践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像对待生命一样管护好沙漠中的每一棵草、每一棵树,让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就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尤其八步沙精神,郭万刚这样对笔者说。
八步沙六老汉及其后辈们用实际行动向世人宣告:荒漠化是可以治理的,中国农民可以在风沙肆虐中走出希望、步入小康、奔向光明……(下)
(原文刊登于《人文甘肃》第五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