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扛牢政治责任 持续巩固提升 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成效
2024年11月06日
字数:1,089
版次:03

吴通华


  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对科学打好生态修复系统战作出部署,对祁连山水源涵养、生态保护修复提出具体要求。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祁连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成效,切实筑牢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议:
  一、深化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生态保护常态化。将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纳入全省发展战略,确保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推进。依托《甘肃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及《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加强对区域内冰冻圈变化的持续监测,特别是冰川退缩、冻土退化和雪线抬升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加强对生态保护成果的量化评估,例如到2025年,将祁连山区域内森林覆盖率提升至18%,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60%以上,河湖水质优良比例继续保持100%。通过科学规划和严格执行,推动祁连山生态保护的常态化管理,确保生态屏障功能稳步提升。
  二、加强科技支撑,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强化祁连山生态环境监测与预警体系建设。依托《甘肃省科技创新发展规划(2021-2025年)》,加强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对冰冻圈变化的精准监测和数据分析能力。在祁连山地区扩大科技应用的范围,增加自动气象站和冰川观测站的覆盖范围,构建祁连山生态环境监测的智能化平台。通过数据共享和协同分析,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撑,尤其是在应对冰川退缩和冻土退化方面,提高预警和应对能力。
  三、加强执法力度,确保生态保护措施落实到位。进一步强化对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依托《甘肃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和《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持续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非法矿产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确保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建立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巡查和日常监督,设立生态保护巡查队伍,定期开展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的全面检查与评估。通过强化执法监督,确保各项生态保护措施落实到位,最大限度减少人类活动对冰冻圈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四、提升全民生态意识,增强社会参与度。加大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在学校、社区和企业中开展生态保护知识讲座和科普活动,提升公众对冰冻圈和生态系统的认识。推行“绿色文明村镇”建设,鼓励村镇居民参与生态修复、植树造林等活动。通过提升社会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并进一步加强甘肃省与青海省及相关省区的合作,建立跨区域生态保护机制,联合应对气候变化影响,提升生态屏障的稳固性和可持续性。
  (作者系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甘肃省委会副主委,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