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年05月17日
字数:1,686
版次:04
秦永宏 平凉市政协委员、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
近年来,平凉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着力点和发力点,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坚持政治理论指引,筑牢思想之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以及新任领导干部初次任职培训、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和党外人士教育培训内容,筑牢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基础。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纳入社科研究项目,在各级期刊杂志和科研项目中发表多篇论文,结项多项课题,为在散杂居地区开展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指导。
坚持宣传教育先行,营造浓厚氛围。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石榴籽”工程为抓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非遗等进校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增强各族青少年思想认同与情感认同。丰富各族群众文化生活,举办“弈决崆峒”围棋邀请赛、万人太极拳展演、千场文化惠民演出、非遗传承展演等活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润泽各族群众,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坚持传承保护为本,促进文化发展。立足平凉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加强非遗保护、古籍整理、经典传承等工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施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条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建设项目,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演、“非遗五进”等活动,公布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1项,摄制非遗纪录片《成纪威风鼓》《静宁锅盔的品格》,启动“皇甫谧针灸术”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申报。制定《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古籍普查,开展古籍保护成果展暨中华古籍传统“晒书节”主题活动83场次。举办平凉市首届民间美术展、“诗意崆峒·书香平凉”平凉诗词朗诵赏析竞赛等大型活动,引导各族群众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理解“四个共同”的丰富内涵。
坚持创新赋能发展,打造特色品牌。深入挖掘“一源四乡”内涵,打造独具魅力的平凉文化特色品牌,扩大“问道崆峒·养生平凉”知名度。加大特色文艺精品创作力度,创作文化丛书《壮游崆峒(上、下卷)》,音乐图书《平凉民间歌曲集萃》,推出微电影《回乡情》、歌曲《咱们的旱码头》等,以生动活泼的方式传播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推动文旅康养产业链建设,实施橙香瑶池温泉综合体一期和海寨沟温泉水疗一期续建、崆峒不夜城等旅游休闲街区项目,开建皇甫谧中医针灸传承创新示范中心等,实现温泉康养,森林康养,中医康养,运动康养多维一体、综合塑造,推动地方特色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利用,促进各族群众在观光游览中增进“五个认同”。
坚持阵地建设强基,增强供给能力。积极拓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渠道,改善优化服务条件,提升公共文化供给能力,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基础。持续加强政府公共文化项目投入,全市建成体育场(馆)、公共图书馆、民俗展馆、红色纪念馆及“乡村记忆”博物馆等共计3507个。全力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数字资源整合、公共文化云平台和电子阅览室建设等数字文化工程,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县级分(支)中心8个、乡村服务点1622个,全市各级图书馆(含分馆)电子文本、图片文献资源总量达到50.8TB。实施平凉市广播电视网络乡村通覆盖工程,全市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28%和98.42%,农村各族群众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网络实现全覆盖。
对于下一步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是优化扶持政策,加强文化传承保护。二是丰富活动形式,培育乡村文化能人。三是强化调研指导,健全完善工作格局。四是加强理论研究,科学指导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