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心连心中华民族一家亲
2024年05月17日
字数:1,783
版次:04
马树婷 省政协委员、积石山县寨子沟乡中心幼儿园副园长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一场突如其来的6.2级地震袭击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及其周边地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量房屋毁坏,部分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受损。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第一时间赶往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全国各族人民心系灾区,守望相助。携手抗震、共渡难关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和鲜活写照。
众志成城齐携手,同舟共济渡难关。积石山县生活着汉、回、保安、东乡、撒拉、土族等10个民族。面对地震灾情,全州各族群众手牵手、心连心,凝聚起众志成城、携手救灾的强大力量。地震一发生,积石山县刘集乡团结村党支部书记韩凯立即在村里的微信群发消息,一边通知大家紧急避险,一边召集了30多名回、汉、东乡等各族青年组建小分队,挨家挨户敲门,组织385户村民及时撤离到安全地带。大河家镇是此次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之一,积石山县消防救援大队是最早抵达的先遣救援力量。救援队出发前,队员马英明得知自己家人所在的陈家村受损严重,但他毅然选择与队员们一起前往康吊村进行救援。他说,“我在尽力救其他村被困的乡亲们,我的战友也在尽力救我的家人们,我相信我的战友。我们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乡亲们渡过难关。”
守望相助齐用力,抗震救灾显真情。“灾区需要我们!”一呼百应,全州各级政协、统战组织、团体积极响应号召,立即行动起来,调动一切资源助力抗震救灾。省政协副主席马文云同志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慰问安抚遇难群众家属。民革党员、金鹰救援队队长付海军带领15名队员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九三学社社员、兰州手足外科医院院长师富贵带领35名核心骨干医护人员奔赴一线,分秒必争,救治伤员。原博、何凡等10名党外知识分子积极参与所在单位组织的专家团队,配合当地政府开展震后房屋检测工作。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身体力行,为受灾群众解决温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我们共克时艰的力量所在。
千里驰援送温暖,彰显华夏一家亲。抗震救灾中各族群众齐心合力、守望相助,时时处处都能看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感人故事,同心救灾、共渡难关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生动写照。最令人难忘的是一批捐赠物资从三千多公里外的新疆运抵积石山县,同时还有三封特别的信。“我是新疆喀什的一名维吾尔族同胞,通过新闻得知你们正在经历艰难时刻。灾难无情,我们将与你们共同承担。”“虽然我们相距几千公里,素不相识,但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分子,我们一起努力加油,共渡难关。”维族货车司机热合曼·阿布拉和同伴从新疆喀什用4天时间,驱车三千多公里到达积石山。接收点卸货后,热合曼·阿布拉和同伴又匆匆踏上了三千多公里的归途。喀什与积石山虽然远隔千里,但这三封信中饱含的关心和鼓励,一股暖流流淌在灾区各族同胞的心里,血浓于水的民族情熔铸进我们中华民族血脉中,凝聚起战胜自然灾害的强大力量。
中华民族一家亲,爱心暖流暖灾区。在抗震救灾中,我们看到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信仰的人们,相互安慰,相互支持,团结一致共御灾难,表现出了深深的人文关怀和民族团结的协作精神,这种精神来源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念,来源于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的共同目标。12月19日早上9点开始,在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河村集中安置点上,广河县青联委员、广河县兴达集团负责人回族青年马彬的临时拉面摊一直忙碌着,马彬和员工们亲手将一碗碗爱心面送到了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手中。截至20日17时,马彬和员工们已经做了11000多碗爱心牛肉面。全国劳动模范新疆维族阿里木大叔不远千里来到积石山,给群众做新疆抓饭。一时间,承载着无数爱心的涓涓细流,化为无垠的人间大爱汇聚积石山。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和慰问。如今,在积石山的角角落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渡难关的故事,就像黄河的涛涛流水,流淌不断。
积石山县的抗震救灾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也充分证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创党的民族工作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今天,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已经深植积石山各族人民心中,成为各族人民的普遍共识,这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