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形成以企业为主导 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2024年01月23日
字数:1,354
版次:04
王浩宇 省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副主席、农工党省委会生态环境专委会主任,大禹节水集团公司董事长
中共二十大强调,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感到,我省在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方面还存在一些难点问题:一是基础研究与企业生产、市场需求还有脱节,科研成果很多不具备产业化条件。科研单位编制科研计划、分配科研任务时,大多关注自己擅长的领域,较少关注市场、产业和企业的需求,有些项目指南的征集、编写也不是来源于企业需求和生产实际,导致产研脱节、供需错配,许多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对企业没有太多直接价值。二是现有科研成果评价的产业化、市场化导向不强,科研人员对成果转化的动力不足。虽然高校、科研院所科研评价的“唯论文”现象有所改变,但整体惯性依然存在,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职称晋升仍以发表论文为主要依据,科研成果转化激励作用较弱。三是产学研融合深度不够,企业主导的成果转化体系不健全。从科技创新到成果转化、再到实现产业化,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和要素保障,许多企业甚至是行业龙头企业,受发展基础和模式的制约,难以投入大量资源资金来打造自有科研创新平台和专业人才队伍,也很难及时获取相关科研院所的成果信息,主导成果转化的能力不足。四是许多科研成果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企业转化的积极性不高。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大量测试和与之匹配的生产能力建设,产业化周期长,投资额度大,许多企业不愿意投入转化。为此建议:一是加强科研计划统筹,健全关键技术和产品指南编写的企业参与制度,在研究指南征集和编写中更多体现市场导向、企业需求,让产品和产业的短板、市场和企业的需求、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计划,能够精准对接,让科研成果更加契合实际需要,实现有效转化。
二是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特别是重点行业龙头企业、科研优势企业及关键环节主导企业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补助等支持力度,落实好研发税收优惠政策,依托其技术、人才、平台、市场等优势,牵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科学研发、技术服务和市场转化,并按照不同专业领域建立相应的科技实训基地,提升科技创新成果的质量和转化率。
三是深化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融合,坚持需求牵引,通过财政资金和市场项目指挥棒,让创新主体主动对接合作,提高企业自主命题、自主决策、自主优选能力,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协同创新,发挥各自优势,打造新型联合创新体,构建知识产权共享的知识库、技术池、产品库。
四是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体系建设,探索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及第三方技术经理人模式,完善科技成果登记、评价、发布、交易等全过程管理服务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五是支持重点企业建立产业联盟,举办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论坛和展会,通过这些平台纽带,汇集行业内各种优势资源,同科研机构、政府部门、银行机构、证券公司等共享信息和资源,在更大范围、更高平台体系化解决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难题。
六是支持企业通过股权激励促进成果转化。比如,大禹节水上市时,引进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滴灌生产线专利,作为技术入股,形成原始股份,既为企业上市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持,也为科研机构成果转化创造了条件,实现了“双赢”的同时,更推动了科技成果有效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