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保护好“一碗泉”
2023年12月29日
字数:1,250
版次:04
  水是生命之源,就像温暖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滋养着万物、护佑着大地,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时刻回荡着生命的律动和成长的气息。尤其在干旱少雨的西部戈壁,水的稀缺与珍贵由来已久,人们对水的渴望和喜爱可想而知。
  坐落在戈壁深处的嘉峪关市就是的一座典型的缺水型城市。年降水量仅为88.4毫米,而年蒸发量却达2002毫米,再加上荒漠、风沙、盐碱,绿化用水量非常大。正因为缺水,这里的人们对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和无以言表的情感。每逢节假日,好多市民都喜欢驾车去市郊的黑山湖、酒泉的海马泉、魏家湾水库、六分湿地、祁连山天池,甚至更远的地方去看水、赏水、玩水。在有水的河流、湖泊、水库边上安营扎帐、烧烤休闲、散步观光、拍照留影。特别是今年夏天,有户外爱好者通过抖音发布的“一碗泉”音画视频,犹如一股旋风,吸引了很多市民的眼球,他们成群结队,带上吃喝,纷纷驾车前去观赏“一碗泉”的芳容。
  “一碗泉”地处祁连山北麓,在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藏族乡境内的戈壁深处,距离嘉峪关市37公里,其路一半为柏油马路,笔直平整,白杨挺立;一半为石子路,曲折蜿蜒,凸凹不平。说是“一碗泉”,其实是当年藏族牧民在戈壁深处放牧时,为解决牛羊饮水之需,在长满骆驼刺的戈壁滩上开挖的一个人工湖。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好政策让民族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祁连山里的游牧民逐步搬到了交通便利、离城市较近的定居点,“一碗泉”也基本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
  此湖呈圆形,直径约8米,通过地下埋管,引祁连山雪水入内,形成一个貌似天然的神奇湖泊。从高空看去,像一碗泉水,碧波荡漾,清澈见底,滋养了四周的芦草,天上的云朵以及上下翻飞的翠鸟。当然,也有偶尔来过的老鹰和黄羊。在空旷无垠的戈壁腹地,在绵延起伏的祁连山下,“一碗泉”的确小的不能再小,“碗”里的水更是微不足道。但在烈日暴嗮、贫瘠干渴的戈壁滩上,能有这样一汪幽蓝而灵秀、纯净而清凉的水,可谓一大奇观。到了傍晚时分,透过“一碗泉”这面平静的镜子,不仅会看到山水相连,波光潋滟,水草摇曳,光影陆离的美妙景象,而且会让人浮躁的心灵在大自然的静谧中变得释然而宁静。
  “一碗泉”犹如他的名字,充满美好和诗意,也日渐成为户外爱好者新的打卡地。但中秋节期间,有同事告诉我“一碗泉”去不了了,半道上有环保部门的人在把守。这个消息让我想起了地处嘉峪关市境内的黑山湖水库。
  黑山湖库容量大,风光秀丽,水鸟飞翔,四周群山耸立,且有自然丹霞地貌点缀,就像一幅美丽的丹青画。但由于近年来大量私家车和游玩的人在此越野徒步、下水游泳、生火野炊、放生等,对山体以及黑山湖的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面对烈日点燃的火苗、比欲望更长的车澈、炊烟弥漫的帐篷、惊慌而逃的白鹭……有关部门多次采取派人阻拦、取土封路、设立围栏等措施,但依然挡不住人们贪婪的脚步。
  “一碗泉”和黑山湖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最好的馈赠,盛满了圣洁和灵性,滋润了土地和生命。但这种馈赠是有限的,残酷的现实需要我们放慢脚步,乐水的智者更要有一颗敬畏水、珍惜水、保护水、节约水的强烈意识。 (刘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