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盲盒包子
2023年12月29日
字数:1,002
版次:04
  活了大半辈子,吃过各种各样的包子。回想起来,最好吃的竟是中学食堂里的剩菜包子。
  上网搜了搜,发现怀念剩菜包子的,非我一人。80年代,剩菜包子是各地学生食堂的特色主食,许多人都吃过。之所以如今觉得剩菜包子胜过诸多“名牌包子”,可能因为它的味道难以确定,如同现在的盲盒,没有打开之前你不知道里面包的是什么?
  那年月大家活得很糙,对于亚硝酸盐什么的,没有那么恐惧。学校食堂每天晚上,都会将晚餐没卖完的剩菜,几个脸盆合并到一个盆子里,然后倒进生粉搅和搅和,包子的馅料就制成了。第二天早上包子包好,蒸熟了,作为早餐供应给学生。每天的剩菜都不一样,各种剩菜组合而成的馅料,味道便也神出鬼没,有时颇能给人惊喜。
  刘宝瑞一段单口相声里,讲述了朱元璋称帝后,怀念起当年行乞时吃过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后来终于找到两个乞丐原样制作出此汤,然而时过境迁已经难以下咽。有时我想,会不会是岁月美化了剩菜包子?
  我上过两个月厨师培训班,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剩菜包子即便放在如今,应该也是很好吃的,因为它符合许多中式美食的生成法则。生物界“杂交出良品”,中餐界许多名菜、名点也都是“乱炒菜”得来的,比如“夫妻肺片”原本叫“夫妻废片”。民国年间,成都一家牛肉铺伙计郭朝华和他妻子,将铺子里剩余的各种边角废料,伙在一起凉拌,创造出了“夫妻废片”。热干面的创始人李包,最先是卖汤面,武汉夏夜很热,他担心当天没卖完的面条会变质,便将面煮熟、晾干,一次不小心打翻了案板上的油瓶,干脆用油拌面……
  剩菜包子并非80年代学生食堂原创,相传康熙年间就已经诞生。那时,北京阜城门旁有一家“蜜香居”酒馆,一楼卖大众饭菜,二楼是高档包间。某天,康熙皇帝微服私访到此,发现此店一楼的“百味香”包子,个大、馅足、味美,售价便宜,就问店老板如何盈利?老板说二楼客人都是达官显贵,喜欢互相比排场,吃顿饭,绝大多数菜作为摆设,一筷子都没动。于是,他将这些菜制成馅料,做成包子,不赚钱卖给劳动人民。康熙帝回宫后下旨斥责了那些铺张浪费的权贵,并给“蜜香居”酒馆提词“百味斋”,以资表彰。
  为什么剩菜包子如今销声匿迹了?或许因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对隔夜菜产生了恐惧。自从全社会提倡“光盘”,专家们对隔夜菜重新进行了表述。认为在10摄氏度以下的环境储存,只放一夜是安全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达到造成危害的数值,尤其是肉食。
  怀念剩菜包子的日子,但愿以后还有机会吃到。(朱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