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曾经的岷县“五七”干校
2023年08月14日
字数:894
版次:03

潘硕珍

  “五七”干校全称“五七干部学校”,是依据毛泽东的“五七指示”精神创建的。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看到解放军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写信《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给中央军委的报告》的回信(简称《五·七指示》),要求全国各行各业(包括工商业和党政机关)单位都办成“一个大学校”。每个大学校以一业为主,兼营其他。要“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也要批判资产阶级”。
  毛主席还提出“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五·七指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广为推行。黑龙江柳河地区创办了一个农场,管理人员将一些干部和知识分子集中起来,让他们进行一些体力劳动,保留工资待遇。农场以毛泽东的“五七”指示为名,取名为“五七”干校。1968年,柳河地区“五七”干校的耕地面积达到3000余亩,年经营利润达5万元。全国各地掀起了办“五七”干校的热潮。
  岷县历史上的第一所“五七”干校创办于1968年。据史载:1968年10月,“岷县开办‘5·7’干校,将原党政机关200多名干部送入干校参加劳动学习,分期分批轮训干部。”
  岷县“五七”干校设在县城西郊农场内,农业中学(1965年7月创办,1969年初撤销)校址上。1969年3月至1971年9月,曾任岷县农业中学副校长(主持工作)的魏兴华(岷县城关镇人,地下党员)和教导主任许国祥(永登县人,国画家)先后在岷县“五七”干校劳动学习。
  1979年2月7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停办“五七”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各地的“五七”干校陆续停办。
  岷县历史上第二所“五七”干校称为“五七红专学校”,简称“红专学校”,1976年创办,校址在县城洮河北岸、岷山公社陈家崖大队东头,教学人员以原农业中学为主,部分从县级党政部门抽调。招收在职职工培训,先后举办了汉语拼音师资培训班、财会培训班和医务人员培训班(农村赤脚医生为培训对象之一)等。1976年结业162人,1977年结业1205人,1978年结业1117人。1979年6月,在红专学校校址上创办了岷县七中,1980年8月,在岷县七中校址上又创办了岷县师范学校(中等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