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毛泽东为银达乡扫盲运动题按语
2023年08月07日
字数:1,792
版次:03

张天雁


  银达乡(今银达镇)地处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西端,位于酒泉市肃州区城北,是酒泉著名的文化之乡;1955年,又因毛主席的一则按语,更使银达文化之乡闻名全国。
  1949年9月酒泉解放,翻身当家作主的银达乡农民积极投身建设家乡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大潮中,可解放初期,全乡识字的只有32人。在当时农村,记工员是必不可少的,学文化成为银达乡农民最迫切的需求。1950年9月,党中央确定开展扫盲教育,银达乡积极响应。1950年冬,在怀家沟小学创办冬季识字班,拉开了扫盲工作序幕;1952年开办速成识字班;1954年又把冬学班改成民校,还成立了3个扫盲班,一个高小班。扫盲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广大农民学习文化的积极性,出现了父子互教、兄弟互学、夫妻互帮学文化的火热场景,创造出了蹲下划地皮、站着划墙皮、睡下划肚皮的“三皮”识字法。
  银达乡红红火火的农民业余学习文化活动,受到了当时甘肃省委、酒泉地委和酒泉县委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为及时总结农民学文化的典型经验,1954年,常驻银达乡指导扫盲工作的干部车宏彰(1928—2013,山西柳林县人,曾任甘肃省种子公司党委书记)、黄显德(1932—2023,甘肃酒泉市肃州区人,曾任酒泉地委副书记)把银达乡农民学文化的情况写成了《酒泉县银达乡是怎样进行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一文,于1954年在《甘肃日报》上发表。文章发表后,银达乡农民业余学文化促发展、推动合作化的经验,被作为甘肃省合作化的先进典型加以推广,并且引起了党中央的关注。1955年,毛泽东主席亲自主持编辑《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上、中、下),又为总计176篇文章材料中的104篇加写按语,对农村的阶级斗争、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集体化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工作等方面都作了极为重要的指示,直接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的到来。在审阅《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时,他对车宏彰、黄显德总结的《酒泉县银达乡是怎样进行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一文颇为注意,并亲笔写下了指导全国农村开展“扫盲运动”的光辉按语:“本书谈文化工作的篇幅不多,这一篇算是好的。为了要在七年内,即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内基本上消灭文盲,适应农业合作化的迫切需要,一九五六年各地就要做出全面的安排,并且完成第一年的计划”。
  领袖的关怀,按语的光辉,为银达乡村文化蓬勃发展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农民业余学文化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一时间,扫盲班、耕读班、夜校、民校纷纷成立,形式多样,越办越好,出现了“为学一个字、耐守半夜寒”“吃罢饭,洗了锅,抱上娃娃上冬学”的动人景象,“八奶奶”学文化故事就在当地广为流传。
  20世纪70年代银达乡银达村的何玉芳已年过60岁,但耳不聋、眼不花,学习的劲头非常足,她联合许宗兰、桂月珍、李月兰、郑秀英、杨春花、李茹兰、钟秀美7位老大娘,成立了“八奶奶”学习班,生产队为她们指派了老师。几年下来,“八奶奶”人均识字800多个,基本能看书读报,何玉芳、桂月珍还学着作诗。
  农民识字多了,就想着读书看报,1955年,银达乡订了79份报纸、12份杂志,生产队成立了读报组。1958年,全乡80%的青壮年摘掉了文盲帽子,小学学生数量也由新中国成立初的104名,猛增到381名,适龄儿童入学率超过90%。1958年,银达乡扫盲工作通过省上和国家验收,成为酒泉第一个“无文盲乡”。
  在毛主席光辉按语的鼓舞下,银达乡农民学习文化,发展生产,经济建设成绩斐然,使它成为全国有名的文化乡和全国农业合作化的先进典型,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表彰。银达乡党总支书记、总社长米子清和农民代表王学录赴京受到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58年银达乡被国务院评选为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了奖状;1959年又得到朱德委员长嘉奖,奖励了2台“东风-64”型履带式拖拉机;1999年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到银达指导视察工作。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文化部长孙家正、艾青春等领导先后亲临银达乡视察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2011年,银达乡又被甘肃省文化厅命名为“甘肃省文化艺术之乡”。
  1975年,在毛主席题写光辉按语20周年之际,银达乡农民筹资筹劳修建了纪念碑,上面镌刻着毛泽东主席的按语;2015年,在按语发表60周年之际,甘肃省湖南商会捐赠了一尊1:1等高的毛泽东主席铜像,矗立在银达镇银达村村头,寄托着人们对历史的回忆,对未来的追求。如今,按语广场也成为广大市民、党员干部、中小学生参观学习、陶冶情操、接受教育、提高思想道德、激发爱国情感的红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