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三代人传承的红军“四百块大洋借条”
2023年07月31日
字数:1,364
版次:03

汪志


  二、特殊的借条
  对于当时家庭富裕的杨长银来说,400块大洋对于一支军队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钱财,此时他主动送给红军,就没有打算要回来。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猖狂,这支革命的年轻军队也是前途未卜,但他一想,就算以后兑现不了,帮助这支对人民秋毫无犯的军队心里也乐意。因此,从那天起,那张特殊的欠条就被杨长银当作了一份历史纪念,认真地保存了起来,但在他有生之年,从没有去和红军要账的想法。
  红一军团离开湖北孝感挥师南下后参加了多次反“围剿”战役。在毛泽东同志的指挥下,红军先后赢得了前四次反“围剿”战役的胜利,但在第五次反“围剿”时,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红军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拒不接受毛泽东同志的正确建议,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使红军完全陷于被动地位,经过一年苦战,终未取得第五次反“围剿”的胜利。1934年10月,中央领导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退出根据地,突围转移,被迫放弃苏区,踏上了漫漫的长征之路。
  这样一来,红军和杨长银的联系便自然中断了。直到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势如破竹地解放了全中国,杨长银才再度见到了这支人民军队。可是杨长银却没有去兑现,一直将那张借条封在一个小盒子里。后来杨长银年事已高,在他去世前,又把这张“400块大洋红军借条”传给他的儿子来继承,其子也把“借条”视作自家曾为中国革命出力的光荣象征。而随着时代的滚滚向前,杨长银的儿子也逐渐年纪渐老,并在临终前也拿出了这份保存完好的“红色借条”,交给了自己的儿子杨明荣要认真妥善保管。这张见证了中国革命从艰难岁月最终走向辉煌胜利的“红色借条”,就这样在祖孙三代人手中一直传承了下来。
  而杨明荣也打心眼里十分珍视这张“红色借条”,为了不让这张历经中国革命岁月的借条损毁,他还特意用防水漆刷过小盒子存放,平时也绝不打开。然而,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后,这张借条终于面世。
  三、历史不会忘记
  “当年红军欠下了我家400块大洋,不知你们还给不给?”2015年的一天,一位老人来到了湖北孝感的民政部门,他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字迹模糊,有许多字体也已经识别不清了,但依稀看到借条俩字。这人便是杨明荣。杨明荣是面临窘境不得已才找政府的。新中国成立后,杨明荣一直将父亲的嘱咐放在心上,即使田里收成差时,每天清水煮野菜时,他也从没有想过要兑现欠条上的四百块大洋。但此时他的妻子因生病急需治疗,在无可奈何之下,他忽然想到了那张跨越近90年之久的“红色借条”。按照借条所写,自己祖父曾借给了当年的红军400块大洋,如果能兑现,也许这笔钱能用来帮家庭渡过暂时的难关。
  当地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是头一回遇见,在问清了这张借条的来龙去脉后,发现这张借条的成色和杨明荣的叙述都能吻合,当即将借条送到了有关文史专家那里进行了核实和鉴定,最终文史专家认定杨明荣手里的借条,当时应该是红一军团部队1930年所借。
  按照文史专家的意见,湖北孝感政府部门随即向杨明荣支付了4万元人民币的“红色借款”,让这笔跨越了近一个世纪的借条有了着落。这张借条不仅饱含着时代的红色记忆,同时也体现了当年军民团结的奋斗精神,更值得感慨的是当年开明地主杨长银的奉献精神,他在当年敢将这400块大洋义无反顾的捐献,这钱放在当年也算得上一笔巨款。对于杨长银来说,因为红军是“为受苦人打天下”的队伍,是值得信赖和支持的军队。 (连载下·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