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扩大敦煌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海外传播力的建议
2022年02月14日
字数:2,146
版次:01
酒泉市政协反映,莫高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窟,它从十六国后期开始开凿,一直到十四世纪的元代结束,历时1000年,连续十个朝代,拥有45000平方米壁画,2400尊彩塑,5万多件写经文书绢画,所以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美术馆、书法馆、图书馆、音乐舞蹈馆。敦煌文化具备了与世界各大文明开展平等对话和交流的先天优势,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一大优势,主动与世界各大文明展开对话。
2019年,酒泉纪录片团队拍摄制作的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这是国内首部亚洲文明对话题材的纪录片,让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艺术宝窟敦煌莫高窟与世界上最大的庙宇柬埔寨吴哥窟共赴一场千年之约,开展了一次超越时空的文明对话,生动诠释了“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基础和文化内涵。
从《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这个成功范例出发,有必要围绕“一带一路”桥头堡和敦煌国际文博会平台来进一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力,继续探索对外传播新模式。
为此,建议:
一、延伸拓展敦煌与世界各大文明对话系列纪录片及相关艺术交流展览,形成文明对话新IP。敦煌莫高窟记载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和交流,记载了佛教文化的东渐和中国化的过程,记载了中古时代丝绸之路各国、各民族军事、政治、文化、生活的历史面貌。敦煌文化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向善守正,体现了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平等,敦煌文化的传播交流将为人类不同文明之间和平相处提供一个伟大的借鉴。
在《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获得中宣部、外交部、国家外文局等部门高度认可后,可继续推出“莫高窟与阿健陀”“莫高窟与卢浮宫”“敦煌与伦敦”“敦煌与东宫”“敦煌与波斯”“莫高窟与法隆寺”“敦煌与哈佛”等对话纪录片,用影像方式呈现敦煌文化与四大文明的历史链接,而且用视听方式可以打破语言阻隔,让全世界的观众,无论民族、肤色、文化,都能够体验到优雅、深厚、博大、宽容的中华文化的魅力,从而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与此同时,与上述国家文化机构开展相关艺术对话主题的美术、摄影、服装设计、装饰等交流展览。
二、推出大型纪录片《到全世界找敦煌》。1900年6月,敦煌莫高窟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封存800多年的中古时期5万多件经卷、文书、绢画重见天日。藏经洞出土文书上起三国东吴,经两晋、北魏、西魏、隋、唐、五代,下至北宋,历时700余年,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交通、水利、地理、天文、历法、文学、医学、教育、音乐、舞蹈、数学、契约、账簿、户籍、书法、绘画等,横跨时空七百年,包罗学科数十种,都是传统文献中极为少见的原始材料。抄写文字除汉文外,还有突厥文、吐蕃文、回鹘文、西夏文、粟特文、梵文、吐火罗文、希伯来文等古代民族文字,卷帙浩繁,价值连城,被称为20世纪中国四大考古发现之一。
由于敦煌遗书流散全世界,任何一家收藏机构也难以穷尽藏经洞文物的精华,任何人也很难一窥藏经洞全貌,这不仅给敦煌学研究造成巨大困难,也让了解敦煌遗书成了一个盲人摸象的过程。此前几部大型电视纪录片如周兵导演的《敦煌》,秦川、安秋导演的《敦煌书法》《敦煌伎乐天》《敦煌画派》等也有涉及敦煌藏经洞文物的部分,但都属于局部或片段式的介绍,至今没有一部全面系统展示敦煌海外流散文物的影视节目。10年前,酒泉纪录片团队秦川、安秋导演策划了6集纪录片《到全世界找敦煌》,试图填补这一空白,他们计划分赴12个国家和地区的44家收藏机构进行拉网式采访拍摄,让流散在世界各地的藏经洞文物以视频的方式“回家”,让广大观众通过一部纪录片一睹藏经洞文物在全球的分布情况,了解中外学者百年来的敦煌学研究成果以及最新进展,获得完整的视听认知,旨在推进“一带一路”文化建设,阐发敦煌文物是全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这一时代主题。选题具备了制作一流品质、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现象级纪录片的先天优势,但因为本片投资巨大,一直未能立项投入拍摄。建议早日立项,并争取国家支持,完成这一百年夙愿,对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国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都将产生最大的推动作用。
三、利用沉浸式数字展示技术,探索后疫情时代敦煌艺术展陈方式的变革。2021年8月,“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全球首展”在北京开幕。此次展览凭借200余幅常沙娜、鲍营等艺术大家重绘的敦煌壁画作品,以3D光雕数字技术,在高12米、总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使用了48台高清投影,打造了一座全沉浸式光影世界,再现了敦煌石窟文化的艺术魅力,带领观众走入光影时空隧道,穿梭于过去与现在,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当下隔空对话,在京城引起巨大轰动。人们发现,之前如此大规模的光影艺术展更多表现的是西方油画主题,如梵高艺术展、达芬奇光影艺术展等,如此大规模表现中华敦煌艺术尚属首次。敦煌文化是中国对外传播的新名片,但绝大多数消费者和观众、外国消费者都不可能驱车随时到大漠深处去看美轮美奂的演出和实地打卡。建议充分利用网络、科技等元素,以青年人喜闻乐见,引领国际潮流的手段和形式,集中创作力量,打造出更多像《遇见敦煌》这样的沉浸式光影艺术展览,让全世界的观众走进敦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同时,应积极通过全球巡展、互联网云展览,让全球观众了解敦煌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2019年,酒泉纪录片团队拍摄制作的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这是国内首部亚洲文明对话题材的纪录片,让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艺术宝窟敦煌莫高窟与世界上最大的庙宇柬埔寨吴哥窟共赴一场千年之约,开展了一次超越时空的文明对话,生动诠释了“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基础和文化内涵。
从《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这个成功范例出发,有必要围绕“一带一路”桥头堡和敦煌国际文博会平台来进一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力,继续探索对外传播新模式。
为此,建议:
一、延伸拓展敦煌与世界各大文明对话系列纪录片及相关艺术交流展览,形成文明对话新IP。敦煌莫高窟记载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和交流,记载了佛教文化的东渐和中国化的过程,记载了中古时代丝绸之路各国、各民族军事、政治、文化、生活的历史面貌。敦煌文化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向善守正,体现了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平等,敦煌文化的传播交流将为人类不同文明之间和平相处提供一个伟大的借鉴。
在《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获得中宣部、外交部、国家外文局等部门高度认可后,可继续推出“莫高窟与阿健陀”“莫高窟与卢浮宫”“敦煌与伦敦”“敦煌与东宫”“敦煌与波斯”“莫高窟与法隆寺”“敦煌与哈佛”等对话纪录片,用影像方式呈现敦煌文化与四大文明的历史链接,而且用视听方式可以打破语言阻隔,让全世界的观众,无论民族、肤色、文化,都能够体验到优雅、深厚、博大、宽容的中华文化的魅力,从而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与此同时,与上述国家文化机构开展相关艺术对话主题的美术、摄影、服装设计、装饰等交流展览。
二、推出大型纪录片《到全世界找敦煌》。1900年6月,敦煌莫高窟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封存800多年的中古时期5万多件经卷、文书、绢画重见天日。藏经洞出土文书上起三国东吴,经两晋、北魏、西魏、隋、唐、五代,下至北宋,历时700余年,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交通、水利、地理、天文、历法、文学、医学、教育、音乐、舞蹈、数学、契约、账簿、户籍、书法、绘画等,横跨时空七百年,包罗学科数十种,都是传统文献中极为少见的原始材料。抄写文字除汉文外,还有突厥文、吐蕃文、回鹘文、西夏文、粟特文、梵文、吐火罗文、希伯来文等古代民族文字,卷帙浩繁,价值连城,被称为20世纪中国四大考古发现之一。
由于敦煌遗书流散全世界,任何一家收藏机构也难以穷尽藏经洞文物的精华,任何人也很难一窥藏经洞全貌,这不仅给敦煌学研究造成巨大困难,也让了解敦煌遗书成了一个盲人摸象的过程。此前几部大型电视纪录片如周兵导演的《敦煌》,秦川、安秋导演的《敦煌书法》《敦煌伎乐天》《敦煌画派》等也有涉及敦煌藏经洞文物的部分,但都属于局部或片段式的介绍,至今没有一部全面系统展示敦煌海外流散文物的影视节目。10年前,酒泉纪录片团队秦川、安秋导演策划了6集纪录片《到全世界找敦煌》,试图填补这一空白,他们计划分赴12个国家和地区的44家收藏机构进行拉网式采访拍摄,让流散在世界各地的藏经洞文物以视频的方式“回家”,让广大观众通过一部纪录片一睹藏经洞文物在全球的分布情况,了解中外学者百年来的敦煌学研究成果以及最新进展,获得完整的视听认知,旨在推进“一带一路”文化建设,阐发敦煌文物是全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这一时代主题。选题具备了制作一流品质、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现象级纪录片的先天优势,但因为本片投资巨大,一直未能立项投入拍摄。建议早日立项,并争取国家支持,完成这一百年夙愿,对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国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都将产生最大的推动作用。
三、利用沉浸式数字展示技术,探索后疫情时代敦煌艺术展陈方式的变革。2021年8月,“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全球首展”在北京开幕。此次展览凭借200余幅常沙娜、鲍营等艺术大家重绘的敦煌壁画作品,以3D光雕数字技术,在高12米、总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使用了48台高清投影,打造了一座全沉浸式光影世界,再现了敦煌石窟文化的艺术魅力,带领观众走入光影时空隧道,穿梭于过去与现在,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当下隔空对话,在京城引起巨大轰动。人们发现,之前如此大规模的光影艺术展更多表现的是西方油画主题,如梵高艺术展、达芬奇光影艺术展等,如此大规模表现中华敦煌艺术尚属首次。敦煌文化是中国对外传播的新名片,但绝大多数消费者和观众、外国消费者都不可能驱车随时到大漠深处去看美轮美奂的演出和实地打卡。建议充分利用网络、科技等元素,以青年人喜闻乐见,引领国际潮流的手段和形式,集中创作力量,打造出更多像《遇见敦煌》这样的沉浸式光影艺术展览,让全世界的观众走进敦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同时,应积极通过全球巡展、互联网云展览,让全球观众了解敦煌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