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采菊东篱意阑珊
2021年11月29日
字数:949
版次:03

□ 李笙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诗出自东晋后期田园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他“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选择过上“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被广为传颂。近日目睹近代瓷画名家王大凡的一幅陶渊明采菊的瓷板画作品,在领略五柳先生“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安然惬意的田园生活的同时,对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风格又多了一份敬意。
  王大凡粉彩“渊明采菊”瓷板画,长56厘米,宽33厘米。画面上,一株弯曲遒劲的老松挺拔于山石之侧,树干粗壮,枝叶青翠,树身上布满皲裂的瘿结,在凸显松树历经沧桑生命坚韧的同时,暗喻陶渊明如苍松翠柏一样坚挺的精神操守和人格情怀。另一棵青松与老松相邻,树身没于画外,树根则被土石、新篁及一部分竹篱掩映。树下芳草如茵,一老者显然是主题人物陶渊明,头戴黑帽,脚穿黑布鞋,身穿浅蓝长袍,方面丰额,面白如玉,慈眉善目,长须飘拂于前胸,袖手于后,正侧视前方,神态和蔼,举止安详。老者左前,一小童手提花篮,里面盛满绽放的菊花,前面袍衫挽系于腰间,左手执一根长长的拐杖,亦是目视前方,神情专注,天真可爱。观赏画意,应该是陶渊明正采菊出篱,见小童有些疲乏,便将长杖给其使用。画左上款识:“渊明采菊,戊辰孟夏月中游中翰,黟山大凡王堃作于希平画室。钤朱文“大凡”印”。根据纪年款识,可知这件作品绘于农历1928年初夏四月,作者时年40岁,为其壮年期的作品。
  此瓷板布局疏密有致,画面工致而不纤弱,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毫无雕饰之气。以粉彩颜料表现国画意境,彩绘人物塑造传神,不用玻璃白打底,而是直接将彩料平涂于瓷胎,再罩以雪白、水绿后,经低温彩炉烤烧成品,这种不用渲染而是直接填彩的“落地粉彩”技法,至今仍被瓷板画家沿用。作者构思严谨,用笔流畅而飘逸,工笔与写意结合,勾描细腻,对人物的刻画尤其传神准确,无论是人物的面部表情,还是衣衫的线条褶皱,都细致入微,自然生动。“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片宁静祥和的氛围,画面上虽然未见“南山”,但可从二人目光向同一个方向逡巡的刻画来看,显然已让读者有了“画外南山”的联想,很好地突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画意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