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陕甘宁边区陇东中学及其校歌
2025年04月21日
字数:2,054
版次:03

刘志洲


  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正式成立。陕甘宁边区的前身是陕甘革命根据地,也是中国共产党在西北最早建立组织的地区。中共中央非常重视陕甘宁边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在这块硕果仅存的红色土地上,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设立了庆环分区、中共陇东特委,以及后来著名的陇东分区,建设了模范的抗日根据地。
  家国破碎,生灵涂炭,点燃了全民族的抗日救国热情,陕甘宁边区万千热血青年追求知识、追求进步的呼声,成为那个时代最强劲、最动人心魄的呐喊。随着陇东民主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革命政权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建立,教育事业特别是以小学教育为主体的学校教育蓬勃发展起来。
  1940年3月,陕甘宁边区政府考虑到陇东分区文化教育落后,为了培养小学师资、知识分子和有文化的干部,大力推进教育事业,急需建立一所中等学校。同时,陇东摩擦已经结束,社会比较稳定,基本具备了办学条件。加之陇东分区党政领导也有在陇东办一所中等学校的愿望和请求。于是,陕甘宁边区教育厅作出创建一所中等学校的决定,名称为“陕甘宁边区陇东中学”,陇东地委书记马文瑞兼任校长,并报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
  马文瑞接到建校任务后,就把筹建陇东中学的具体工作交给陆为公、孙萍。陆为公是庆城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政治上可靠,对庆城的情况非常熟悉。陆为公接受任务后,他首先把位于庆城南街的旧文庙作为筹建陇东中学的校址。还利用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的机会,向陇东特委书记马文瑞提出了请毛泽东主席为陇东中学题写校名的建议,马文瑞当即表示同意并指示特委有关人员按程序办理。不久,在延安的一孔窑洞里,毛泽东同志欣然挥毫题写了“陇东中学”4个大字,为这所成立于战火中的学校倾注了殷殷的深情,寄托了革命的厚望;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为陇东中学的题词也很快送到了马文瑞手中。另外,陇东中学校长由陇东特委书记兼任,这也是陇东中学政治地位不同于解放区一般中学的显著标志。
  陇东中学的创办,凝聚着党中央对边区教育事业的关怀。学校以“培养革命干部,普及文化教育”为宗旨,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热血青年。他们怀揣着抗日救国的理想,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养分。正式开学后,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选派的主持工作的副校长赵长远(赵梅生)政治地位也极为特殊。他在三十年代初任北平市委主要负责人兼北京大学党支部书记,后任河北省军委书记并领导了“一二·九”学生运动。他对中国土地革命、武装民众、青年工作等方面都有一定理论建树。陇东中学教员全是由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选派的高级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所以,陇东中学从创建伊始就受到了中央主要领导的密切关注,无论是领导配备还是教员选拔,都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和极高的政治地位,这既体现了中央主要领导及陕甘宁边区政府对陇东中学的特殊关怀,也为陇东中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厚重的政治基础。
  1940年夏季,陇东中学即将筹建完成时,陕甘宁边区教育厅从延安选派数十名高级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都陆续到校报到,其中就有著名作家袁静,著名音乐家艾提、徐徐和沙垠,还有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和陕北公学的优秀毕业生。1940年9月18日,陇东中学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开学典礼。陇东中学创办之初只有11名教职工,首届招生122人,设为师范、中学、预备(文化补习)3个班次,学制为1年。到1945年,陇东中学教职工增至37人,有教学班7个,学生330人。
  然而,年轻的陇东中学还缺少一首能够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校歌。1941年10月,沙垠从延安来到陇东中学任教。他的到来,为陇东中学带来了艺术的生机。为活跃生活,鼓励学生,学生会请沙垠创作了一首新校歌。沙垠时刻被师生们高涨的革命热情深深感染。他深入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感受他们的理想和抱负。黄土高原的苍茫辽阔,边区军民的艰苦奋斗,青年学子的蓬勃朝气,都化作了他笔下的音符。后经多次审定修改,最终确定的歌词是:“在动荡的时代里,荒漠的原野上,像孩提的降生。我们生长,我们歌唱,穿过山崖,穿过海浪。我们是一群鲜红的孩子,艰苦团结,活泼又紧张。这里是我们生长的地方,我们要开辟,像环江的波涛,文笔峰的朝阳。在动荡的时代里,荒漠的原野上,我们歌唱生长。看金色的黎明,向我们召唤,向我们召唤!”歌曲在师生中传唱开来后,成为鼓舞士气、凝聚力量的战斗号角。
  国有国歌,军有军歌,校有校歌。校歌是反映学校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志,它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优良传统,是学校优良校风及教风、学风的高度概括,是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的精神宣言。一首好的校歌,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同时也反映着时代精神和历史记忆,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的统一,起着明责、励志、抒情、奋进的教育、鼓舞作用。
  陇东中学是“陇中精神”的源头,被称为“革命的摇篮”。《陇东中学校歌》不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教育的蓬勃发展,展现了青年学子们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青春风采。如今,这首诞生于黄土高原的战歌,依然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