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关于建设秦早期文化遗址公园的提案
2025年04月11日
字数:1,470
版次:01

省政协文化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


  为进一步丰富甘肃文旅资源,弘扬秦文化精神,不断提升甘肃历史文化地位和对外形象,省政协副主席王锐带领省政协文化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相关负责同志赴天水、陇南等市围绕“建设先秦文化遗址公园提案”开展了专题调研。
  特就建设好“先秦文化遗址公园”,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1.建议国家层面将建设甘肃先秦文化遗址公园列入文化强国建设重点工程,根据甘肃先秦文物和文化资源的整体布局、禀赋差异及周边人居环境、自然条件、配套设施等情况,以核心展示园、集中展示带、特色展示点为支撑,科学规划甘肃秦早期文化大遗址公园总体空间布局,重点建设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类主体功能区,重点实施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化秦文化研究发掘、提升环境配套服务设施、促进秦文化旅游融合、加强数字秦文化智慧展现等五大重点任务,推进甘肃先秦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建议成立由主管副省长为组长、有关各市、县(区)政府主要领导参与的“甘肃省先秦文化遗址公园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文旅厅。以建设先秦文化大遗址公园为主线,做好统筹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协调,分类建设,形成上下贯通、运作高效、协调一致的建设管理体系。
  3.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建设先秦文化遗址旅游环线。以礼县为城市都邑、秦公陵区和祭祀区为中心,建设先秦都邑遗址公园、秦文化博物馆、“秦风”蒹葭牧野等系列展现秦早期古都生产生活场景的遗址公园。以大遗址、大景观和大型人文实景展示秦文化,在清水、张家川和甘谷等遗址分别建设秦戎文化博物馆和大型遗址公园。在秦安、华亭、宁县、临洮、通渭等地打造关陇道、回中道、秦长城、陇西郡、北地郡遗址等秦人出陇山、守边关和雄霸陇右的遗址公园和专题博物馆等文旅展示点。通过挖掘、开发各遗址内涵、场景展示、故事演绎等手段,增强对不同群体的吸引力。
  4.多渠道筹集资金,政府财政投入和招商引资相结合,加大资金投入。切实做好总体规划,做好总体创意设计,分步骤、有重点、分地区、分门别类筹划好资金来源和投资重点。政府财政资金重点解决公益性、关键性大型博物馆、大型遗址馆和交通基础设施等。各种商业性展示中心、旅游设施、文化娱乐、生活服务场所、秦文化演艺和场景展示等,可以分类打包对外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共襄盛举,合作共赢。政府只要做好规划、搭好平台和做好宣传,即可吸引海内外投资参与建设与经营。
  5.利用各种媒体和节会,加大先秦文化遗址公园文旅经济圈的宣传力度,文旅与文创等多管齐下。凝练和策划秦文化旅游资源内涵,形成独特的宣传口号,比如《秦风》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等优美诗篇名扬海内外,如何让秦风、秦文化再次响誉天下要大做文章。同时邀请文创专家、美术大师、工艺大师等,利用秦文化品牌,包装当地农土特产、中药材和文化工艺品等,形成特色文旅产品、纪念品系列,增大和高倍增大文旅效益。
  6.积极筹划先秦文化遗址景区文旅人才队伍组织建设与培养。建设先秦文化遗址公园和陇右秦文化文旅经济圈,将深厚的秦文化资源与陇右各地文旅资源有机结合,综合保护、开发和利用,是一项知识、技术含量较高的文化旅游策划、建设、管理和营销工作。既要专业文化知识,又需要文旅管理经营能力,除了从国内外引进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团队和经验丰富的人才以外,重点培养自己的本土人才,这是留得住、用得起的基本力量。应将人才队伍建设列进总体规划,可以采用送出去和请进来的教育培训方式,快速为我省先秦文化文旅开发培养有用人才,形成一支百折不挠、锲而不舍、敢想敢干、会干事、干成事的遗址建设与文旅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