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强化党性锤炼 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青年干部
2025年04月09日
字数:1,696
版次:04

研究室综合处干部 赵 熹


  作为一名入职不到一年的新兵,经历了从大学生到公务员、从外行人到政协人的角色转变,今天我结合自身经历,围绕“强化党性锤炼 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青年干部”这一主题,向大家汇报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诚意正心,以明净之源涵养党性之根
  《大学》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青年干部修的“身”,不仅是德行、作风,更是党性。参加工作之前,对党性的认识仅仅只看到党性和党性修养抽象的一面,以为党性是写在书本上的理论,是学习笔记里的关键词。直到有幸通过选调生考试成为一名公务员,尤其是省级政协机关的干部,我才发现党性是具体的、甚至是有形的,因为它时刻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正因为如此,刚到研究室锻炼的时候,安排我的第一个作业就是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完成我是谁、我眼中的甘肃是什么样、我心中的政协是什么三篇小文章,让我摆正了自己的心态,明确了自己的使命和努力方向。作为年轻干部,磨练心性和锤炼党性是一脉相承的,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文稿服务,有时会出现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的现象,同事们告诉我,文稿起草是务必严肃对待的事,材料永远要反复打磨,被推翻重写都没关系,要在一次次修改中实现自我提升。工作近一年,我逐渐明白,对文稿语句的反复打磨,是对工作态度、对得失心的重塑,打磨语句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工作中不断锤炼自身党性的过程。我们正处于成长积累、磨砺定型的关键阶段,唯有正确认识党性的根本性、党性修养的严肃性和紧迫性,把小事当成积累,把难事当成锻炼,不断从思想上清理杂质、从行动上校准偏差,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二、学思践悟,以稳固之根夯实党性之基
  作为年轻干部不仅要以学增智、以学促干,更要学以化性,在深思笃行中不断锤炼政治品格,在常学常新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研究室的工作节奏快、任务重、要求高,一开始我对政协工作不熟悉,对文稿的谋篇布局、表达方式更是心生畏惧,常常写了又删,总觉得差点意思。在这种压力下,我意识到唯有迎难而上,坚持学习,深入实践才能叩开材料写作这扇大门。在领导们的悉心指导和同事的热心帮助下,我系统学习了相关的政策理论与文件精神,遇到拿不准的地方主动请教,从一开始的被动应付到主动探索,文稿起草水平有了很大进步,对政协工作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这一过程,既是业务能力的提升,也是党性修养的升华。随着工作的深入,我逐渐意识到,学习本身就是工作,工作也是学习的过程,尤其是要跟上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适应提升建言资政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新要求,就必须要广泛学习,深入思考,积极拥抱新技术、新实践的考验。
  三、慎独自律,以坚实之基涵养清正之风
  我们这一代青年干部,成长于物质丰裕的年代,经历的苦少,面对的诱惑却多。如果不能在思想上筑牢廉洁自律的堤坝,就很容易在“人情往来”中模糊了界限,在“吃喝应酬”中丢掉了底线,在“关系运作”中迷失了初心。近年来,一些年轻干部违纪违法的案例令人痛心,他们往往出身优秀、履历光鲜,却因理想信念动摇、纪法意识淡薄,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最后走上了违纪违法的不归路。《吕氏家训》有言:“凡为官者,必以德为本,以法为绳,以廉为守。德不修则威不足,法不立则令不行,廉不持则败坏生。”对我们青年干部而言,讲党性就是修其德,守纪律就是立其法,正作风就是守其廉,三者缺一不可,唯有持之以恒,方能走得稳、行得远。一方面,要做到廉洁,用党章党规党纪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常敲思想警钟、常紧纪律之弦、常存敬畏之心,学会时刻反躬自省、清白做人、规范办事,把遵规守纪内化为言行准则。另一方面,要做到自律,以党性衡量工作得失、把握行为尺度,正确看待是与非、公与私、苦与乐的关系,确保把时间精力用在踏实努力工作、提高能力素质上,始终保持对工作的激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始终心怀希望、始终积极向上。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党性之路,看似无形,实则时刻在我们脚下延展,我也常常思考,作为青年干部,应当以什么姿态走好未来的路,归根结底还是六个字:忠诚、干净、担当。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锤炼党性,主动担当作为,在推进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交出无愧于新时代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