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宇委员:潮头勇立,以科技节水书写担当篇章
2025年04月02日
字数:1,737
版次:01
本报记者师向东 实习记者加曼草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从大禹治水的古老传说,到当代农业的智慧革命,人类对水的探索从未停歇。在陇原大地上,有一支以“大禹”为名的节水铁军,用三十年的时间将“节水”二字铸入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历程,让每一滴水都成为撬动农业革命的支点。这家企业的“掌舵者”,就是十三届省政协委员、省工商联主席王浩宇。他说,“我们始终秉承‘让农业更智慧、让农村更美好、让农民更幸福’的企业使命,致力于农业、农村、农民、水资源问题的解决和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治水事业,就治水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治水兴水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王浩宇始终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理念,把企业发展与党和国家需要紧密相连,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十六字治水方针,带领大禹节水集团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始终走在“三农三水”领域技术前沿,将物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农业和水利领域,让古老的灌溉方式焕发出勃勃生机。水利模型、数字孪生、SaaS产品线、智慧硬件等技术创新水平上升到同行业领军地位,广泛应用于全国30多个省份的六千多万亩良田,为甘肃省和全国的水利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2023年,大禹节水参与建设的玉门市疏勒河引水工程,总投资达13.57亿元,这项工程犹如一条巨龙,将疏勒河的水引入干旱的农田,解决市域内水资源东西部分布不均的问题,让曾经的荒漠变成了绿洲。2024年3月,大禹节水滴灌成套装备技术产品入选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成为了节水灌溉领域的标杆。
从水利模型到数字孪生,从SaaS产品线到智慧硬件,每一项技术创新都凝聚着他的智慧与汗水。王浩宇委员说,“科技是国家的未来,只有不断推进科技研发和技术转化,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在全国政协关于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上,王浩宇提出了强化水权制度、加大农业水价改革和水权改革、加快完善水资源计量体系等一系列建议。这些建议切中了当前水资源管理的要害,得到了与会专家和领导的高度认可。
而作为省工商联副主席,王浩宇委员还主动牵线搭桥,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深入基层调研,了解民情民意,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广泛联系工商界人士和民营企业家代表,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凝聚团结共识,发挥了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针对民营企业职称改革问题,王浩宇委员深入调研,撰写提交《关于加快推进我省民营企业职称改革工作提案》,建议打破传统职称评定的条条框框,为民营企业人才提供更加公平、公正的晋升通道,助力甘肃省打造西部人才高地。
在发挥自身优势、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王浩宇委员始终将履行社会责任视为己任,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2023年12月,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王浩宇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救援行动,在短短24小时内,价值近100万元的急需救援物资,包括3000件棉大衣、120顶帐篷、120套取暖炉、8吨块煤、2250箱矿泉水、2250箱方便面和23100米供水管材等就被送到了受灾群众手中。 进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后,王浩宇委员又主动承接供水设施配套项目。他带领团队加班加点,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县城供水及3处安置片供水工程的建设任务,保障了受灾群众安置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供水。同时,他还积极推动当地供水工程网络的完善,提高了民族区域供水安全,改善了区域供水条件,提升了防灾减灾应对能力,为维护积石山县社会团结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带领大禹节水集团向全国多个省份和城市捐赠防疫物资,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障。
此外,他还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和文物保护事业,设立奖学金、捐赠助学金,向“敦煌流失海外文物数字化复原专项基金”进行捐款,助力文物修复和文化传承。他说,“敦煌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敦煌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王浩宇委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政协委员的担当与作为,奏响了新时代企业家和政协委员的奋斗之歌。他以坚定的政治信仰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社会责任为己任,书写了一篇篇精彩的履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