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李清照的春天
2025年03月31日
字数:1,270
版次:04
王茜
待字闺中的李清照用一首《浣溪沙》记录了她少女时期的感春情思:“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春光融合,屋内轻烟袅绕,她和衣而睡。醒来后才发觉自己凝妆而睡,出神地望着室外这明媚的春光。彼时,她看到女伴们斗草嬉戏,在院子里荡秋千,是何等的快乐。而绵绵的随风荡漾的柳絮,黄昏时飘起的零星的雨点打湿了秋千,又有了丝丝愁绪。奈何,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总归是欢乐的。
后来,李清照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公元1101年,她嫁给了赵明诚。婚后的李清照是幸福的,又是矫情的。宋都市上,卖花担子,一肩春色,她买回了一枝最满意的鲜花。手执鲜花,满怀深情地欣赏着,那“犹带彤霞晓露痕”的姿态让花显得更加楚楚动人,她竟生出了几分矫情的担忧。“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这时的李清照是天真的、可爱的,好胜的。她本已美貌超群,却又忍不住和花儿争美,她轻轻地把花斜插在云鬓间,想问问心爱之人:“花美,还是我美?”新婚燕尔,李清照对爱情充满了无限的热爱和执着。这首《减字木兰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别样的李清照,她不过是想向心爱的人表达她深深的情意。初为人妻的李清照是幸福的,是放纵恣肆的。
婚后不久,1121年,赵明诚外出做官,夫妻小别,李清照独居青州。“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但见初春时节,春风化雨,和暖怡人,柳叶长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经来了,处处生机盎然。面对大好春光,“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这样的时刻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只能独坐相思。即便穿着一新,却也了无情绪,愁思太浓。“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直到夜深人静之时,仍旧剪弄灯花,以排遣相思之苦。那些苦闷和愁思,从白天到夜晚,变成了这首绝美的诗词《蝶恋花》,她把对爱人的盼望、思念,表达不尽的情思化在了这首词里,愿这个春天,有风和日丽,也有花香四溢,更有爱有情。她热爱生活,向往幸福,她活得真切又纯粹。独居时的李清照是思念的。
美好的岁月往往很短暂。后金兵南下,北宋灭亡,李清照夫妇仓皇南逃。南渡后,没多久,赵明诚病死。此时,国破,家亡,夫死。李清照在生活和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晚年的她独自漂泊在东南一带。她在《蝶恋花·上巳召亲族》中说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今年的自然春色和往年一样好,花儿与月影也是相互映照。可是只能“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只能在梦里梦见长安城。“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上巳节上宴会准备得简单匆忙,菜很一般,但酒美梅酸,一切都让人称心如意。“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词人醉意中戴花,自嘲地提醒花朵不要嘲笑她,老大不小还要插花。可怜春天也像人的衰老一样快要过去了。这首六十字的词,蕴含丰富,带有深厚的感伤情绪。故土难归,春亦将逝。南渡后的李清照是忧闷的,但它永远想像花儿一样美丽。
李清照笔下的春天,是欢畅愉悦的,是动人心弦的,是深情缠绵的,是孤寂感伤的,这些词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