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好声音”汇聚定西发展“大合力”
2025年03月28日
字数:2,595
版次:02
通讯员张莉芳 郑天旺
聚焦产业发展,紧盯全市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提出产业类提案63件;聚焦民生改善,围绕教育、养老、医疗、城市建设等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提出民生类提案78件;聚焦社会关切,上报《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亟需高度重视》等信息75篇,使政协“好声音”更加响亮有力……翻开2024年的履职成绩单,一件件真实的案例、一张张厚重的答卷,绘就了定西市政协工作的最美底色。坚守“圆心”,画好最大“同心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画好最大同心圆,固守圆心是根本。
学深学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的必修课,也是市政协一直以来紧抓不放的一项政治任务。定西市政协坚持把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制定市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分专题举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召开常委会会议、党组会议、主席会议集体学习50次,组织52名县处级以上干部参加省市党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集中轮训班,市政协党组及机关成员交流研讨9次,撰写心得体会42篇,理论文章50多篇,深刻领悟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实现思想上的共同进步、行动上的步调一致。
在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之际,定西市委召开纪念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座谈会,全面回顾人民政协75年来、定西市政协成立21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在党的领导下继续把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推向前进。
市政协严格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充分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一年来,重要工作主动报告9次,重大事项及时请示12次,重要履职成果报送7篇,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履职尽责全过程、各方面。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把增强党性、严守纪律融入日常、化为习惯。召开全市政协党的建设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扎实做好以党建强政治、带队伍、促履职、增团结各项工作,不断推进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履职的作用更加明显。
拉长“半径”,发出政协“好声音”
政协是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定西实践中发挥特色优势、作出新的贡献?定西市政协作出了这样的答卷:——招商引资蓄势赋能,坚持把助力招商引资、推动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服务发展的重要抓手,先后联系对接企业63次,市政协班子成员先后赴北京、天津、吉林、黑龙江、安徽、陕西等地开展招商考察活动,邀请中信集团、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上海建发致新医疗科技集团等13家500强企业、上市公司、头部企业来定考察,着力推动项目签约落地。
——协商议政贡献智慧,紧盯加力建设“一区三地”发展定位和“八个聚焦”重点任务,认真组织实施市委批准的年度协商计划,召开“和美乡村建设”“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专题协商议政会,召开“强工业”行动、“加力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样板区”专题常委会会议,“马铃薯种子种业高质量发展”协商议政会议,形成综合性建议案4篇,提出对策建议60多条,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建言资政助力发展,围绕群众关切期盼、社会和谐稳定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先后就特色产业发展、老旧小区改造、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等课题深入调研视察,形成10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同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支持推动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等5个专题在全国政协、省政协协商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
一年来,市政协引领政协委员奔走于田间地头、大街小巷、工厂车间、学校医院,始终将人民二字挂在心头,落实到行动上。
“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亟需高度重视”“乡村就业工程(帮扶车间)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建议”“关于提升自然灾害预防能力的建议”“关于加快推进我省水库清淤工作的建议”……一篇篇社情民意信息陆续被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一条条“微建议”“好主意”得到采纳并转化为工作举措,解决了一批制约地方发展和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一年来,市政协围绕群众关切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口袋公园建设开展协商式监督,以协商促改进、以监督助落实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深入开展结对关爱行动,市政协领导和机关干部联系交流440人次,走访探视259人次,落实惠民政策196项,解决实际困难36个,帮办实事55件,资助资金294万元,做了一大批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工作,让群众感受到政协就在身边。
广聚“合力”,奏响发展“大合唱”
人民政协因团结而生、依团结而存、靠团结而兴。定西市政协创新工作载体方式,推动凝聚共识工作提质增效。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以此为契机,市政协举办“同心绘华章·协力书未来”全国十四城市政协书画交流活动,活动期间共展出14城市的200余件书法、美术作品,艺术水准高、文化价值大,人民政协报、甘肃日报等主流媒体权威报道,对宣传定西、推介定西、提高定西知名度发挥了积极作用。
大力弘扬陇中特色文化,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座谈会,在全市引起很大反响;在敦煌文博会期间征集展示全市有代表性的文化文史书籍300余册,用政协之音积极助推陇中特色文化强市建设。
以史增共识,以文聚人心。市政协充分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精心组织开展《人文甘肃·定西卷》编纂工作,八个篇章24万字,全方位呈现定西跨越3000年的文明史,为延续定西城市文脉、留住乡愁记忆、建设“文化定西”贡献了政协力量。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一直以来,定西市政协把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作为党的群众路线在政协领域的重要体现,不断擦亮“陇中新风尚·有事好商量”“1+7”协商品牌体系,建立“委员接待日”“走访委员”“谈心谈话”等制度,开展各类协商活动1万多次,联系界别群众6万多人,有效延伸了协商触角、拓宽了履职渠道,为委员更好联系界别群众搭建了广阔平台、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件件、一桩桩民生实事的落地解决,无不体现着市政协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履职理念,把一份份“民意账单”变成“履职清单”,展现着“人民政协为人民”的情怀和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