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马忠明委员: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助力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
2025年03月05日
字数:1,168
版次:02

本报记者 邱瑾玉 王钊



  2月下旬的河西走廊,依然天寒地冻。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农科院首席专家马忠明来到武威市民勤县人参果种植温室大棚查看新果长势,指导种植农户进行田间管理。
  民勤是全国光热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充足的日照、较大的昼夜温差,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条件得天独厚,温室果蔬生产规模居全省前列。这里种植的人参果果形均匀,皮薄肉厚,果肉清香多汁,风味独特,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春节前后正是新果大量上市的时节。
  民勤人参果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特,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离不开马忠明和他团队的不懈付出。马忠明团队致力于培育适应甘肃气候与土壤条件的新品种,提升作物抗逆性与产量。多年来,不管是马忠明担任省农科院院长的时候,还是如今卸任院长,担任首席科学家,他总是坚守在田间地头,亲自参与各项实验,主导研发的“人参果脱毒种苗高效栽培技术”,已经成为富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据了解,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迈进世界第一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无论是生物育种、智慧农业,还是农机装备和病虫害防治,科技的进步都为农业生产带来质的飞跃。
  “人参果脱毒种苗高效栽培技术”通过脱毒种苗培育和高效栽培管理,提升人参果的产量与品质,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马忠明认为,未来,农业必须依赖科技创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以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马忠明说,甘肃玉米制种供种量占全国用种量的60%以上,瓜菜花卉制种量占全国用种总量在50%以上,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他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制种基地也出现了土壤退化、农机利用率不高、玉米人工抽雄成本增加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发挥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集中攻关克服,在国家政策、资金的支持下,尽快启动张掖国家玉米制种基地二期工程,提升基地的标准化、信息化和机械化水平,提高规模化生产能力和种植户效益,保障国家种业安全。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我省将大力发展现代寒旱特色农业,聚焦扩量、提质、延链、增效“八字诀”,构建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深入推进“八大行动”,发展壮大“八大产业集群”,聚力建设集中连片示范区,着力实施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县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牛羊菜药4个千亿元、果薯粮3个五百亿元、种业1个三百亿元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将达6100亿元以上。
  这次全国两会上,马忠明期待,国家继续加大对甘肃农业科技攻关任务项目的支持力度,通过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总结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甘肃现代寒旱特色农业技术模式,为全国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