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民生赴盛会 情系发展谱新篇
2025年03月05日
字数:942
版次:02
本报记者 唐镜涵

初春的北京,残冬的寒意尚未散尽,清晨时分,薄雾在料峭春寒中悄然弥漫,给整座城市蒙上了一层轻纱。然而华北宾馆却是另一番温暖而热烈的景象,处处涌动着融融暖意,住甘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马东平的案头,一份份经过实地调研精心撰写的提案被整齐摆放着,这些提案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凝聚着她对民生福祉的深切关怀。
“作为政协委员,每年我都会提交四到五个提案。”但我最为满意的提案是《关于给予西部欠发达省份困难家庭适龄女性免费提供HPV疫苗的提案》。马东平委员曾在甘肃省妇联挂职,那段时间她频繁深入基层,尤其是民族地区,开展了大量细致且深入的调研工作。在调研过程中,她发现甘肃民族地区妇女的HPV疫苗接种率处于较低水平。深入探究后发现,疫苗费用过高成为众多困难家庭放弃接种的主要原因。在马东平委员看来,疾病筛查固然重要,但属于事后的补救性措施,而将对妇女群体的健康关爱工作前置,为适龄女性免费提供HPV疫苗,从源头上彻底阻断疾病的发生,才是更为迫切且具有深远意义的任务。
2022年9月,《关于给予西部欠发达省份困难家庭适龄女性免费提供HPV疫苗的提案》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积极回应。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采取行动,推动具备条件的地区将HPV疫苗接种纳入当地的惠民政策体系之中,并针对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倾斜与充足的经费支持。在这份提案的推动下,近年来,许多地区纷纷将HPV疫苗接种列为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数十万女性从中切实受益。
今年伊始,对10万名适龄女童在“知情、自愿、补贴”的原则下,进行HPV疫苗补助接种,已被列为2025年甘肃省10件为民实事之一。这一举措为广大女性的健康撑起了坚实的“保护伞”,助力提升全省女性健康水平。
今年两会,马东平委员把目光聚焦在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领域,作为长期专注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的资深社会工作者,马东平委员经常深入民族地区实地调研。在甘南时,她发现当地由于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面临巨大挑战。而这种人才困境广泛的存在于西部民族地区。她认为推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迫在眉睫。这不仅有助于缓解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的人才短缺问题,更是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