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热血和柔情书写壮丽史诗——巾帼英雄张景文
2025年03月03日
字数:2,044
版次:03
董勇
在陕甘边这片充满热血与激情的土地上,曾经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而张景文便是其中一位杰出的女性代表。张景文,又名静雯,曾用名秀云,陕西蓝田人。
1906年,张景文出生于蓝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1924年,她进入陕西省教会学校就读。1928年,考入陕西省立西安女子师范学校,并担任学生队长。在当时进步思想的熏染之下,张景文踊跃地投身于革命事业,于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她的引领之下,堂弟张少堂、侄子张吉民亦踏上了革命的征程。
1932年4月26日,国民党极右分子戴季陶在西安民乐园各校师生大会上进行反共卖国宣传,激起广大师生义愤,张景文带领同学当场痛打戴季陶,遭当局逮捕关押,后经中共组织及各界进步力量营救获释,但被学校开除。张景文带头痛打戴季陶的英勇举动,在西安一时被传为佳话,她也因此成为西安学生运动中赫赫有名的人物之一。
1933年冬,刘志丹等率领红二十六军开辟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随后,许多革命青年纷纷奔赴南梁革命根据地,其中最早最著名的是张景文夫妇。
1934年春,张景文和丈夫徐国连为了寻求革命真理,秘密携带为红军搞到的枪支,撇下尚在襁褓中的孩子,不畏艰险,来到陕甘边苏区——南梁革命根据地(今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乡)。当时的南梁革命根据地,正值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成立,根据地奇缺文化人才。张景文夫妇到南梁后,刘志丹、习仲勋等领导人格外器重,分配他们做宣传工作。他们晚上编写宣传资料,创作革命歌曲,白天刷写宣传标语,走村串户,广泛宣传革命道理,鼓励群众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张景文更是女中豪杰,能双手同时挥毫,被人们誉为“军中才女”。
1934年11月,陕甘边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南梁荔园堡召开。会上,代表们民主选举成立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出席大会的100多名代表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出以习仲勋为首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推选高敏珍担任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妇女委员长。不久之后,张景文接任妇女委员长。
张景文担任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妇女委员长期间,积极投身革命事业。她把革命故事自编自唱成信天游,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政策,带领开展妇女工作,宣传婚姻自由,开展妇女放足,动员妇女走出家门,参加生产和工作。在她的引导下,白马庙的惠长英、牛望台的贾朝英、荔园堡的王继兰等南梁妇女纷纷走出家门参加革命工作。至今,华池南梁的人们还记得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妇女委员长张景文亲自编唱过的一首信天游:“婆姨女子放开脚,长发剪成短毛盖,男当红军女宣传,革命势力大无边”。
同年,为了发展陕甘边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习仲勋亲自发动群众在南梁荔园堡的转咀子办起了陕甘边第一所红色学校——列宁小学。并派张景文和高敏珍、郝建德等担任列宁小学教师。
此时,列宁小学的办学条件极为艰苦,仅有两栋房屋与一孔窑洞充作教室。张景文引领着60余名学生,亲自动手垒土台当作凳子,架起木板当作桌子,从而化解了没有桌凳的难题。而且,他还亲自编写教材,采用诗歌或者顺口溜的形式,让教材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学习和记忆。例如,教材中有一段的开头两句便是“马克思、恩格斯,世界革命二导师”。
在南梁山区,入学的孩子大多十三四岁。张景文对这些孩子关怀备至,衣裳破损,她便亲手一针一线地缝补;小脸小手脏了,她就一把一把地为孩子们洗净;甚至当孩子们身上生了虱子,她也会坐在油灯下,一个一个地将其抓掉。孩子们对张景文既喜爱又敬重,同时张景文也深受当地群众的爱戴。
1935年3月,张景文的爱人徐国连奉命回西安购置武器,途经宜君县小石崖时,不幸被反动民团杀害,壮烈牺牲。张景文化悲痛为力量,以更高的革命热情夜以继日地工作。
1935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调集陕甘宁晋绥十几万兵力,对陕甘边根据地发动了第二次“围剿”。陕甘边红军被迫撤离南梁地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也随之迁到陕西甘泉的洛河川。列宁小学停课,张景文跟随苏维埃政府机关来到洛河川后,依旧投身于妇女工作。她性格活泼开朗,逢人便笑语相迎。平日里,她光着脚丫穿着一双黑方口偏带鞋,到群众家里去时,光着脚板就盘腿坐在炕上。群众和游击队的队员们都喜欢同她打趣,称她为“张放心”。
同年秋冬,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发生错误肃反,张景文被诬陷为白区来的“奸细”,在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到来之前受迫害致死,时年29岁。
2000年,习仲勋、齐心夫妇捐款修建的甘肃省南梁列宁小学教学楼落成后,习仲勋题名“景文楼”,以张景文烈士的名字命名,学校院内正中竖立张景文的铜像。
当今,在南梁革命烈士纪念碑上,张景文与徐国连这两位烈士,乃是镌刻于其中仅有的一对革命英烈夫妇。张景文是南梁革命根据地首位从国民党统治下的大城市奔赴而来的革命知识女青年,像张景文这样的革命女性还有很多,她们或许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但都有着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张景文是众多革命女性的一个缩影,她们都是那个时代的巾帼英雄,用热血和柔情书写壮丽史诗。她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珍视当下的和平生活,同时也让我们更为深刻地意识到,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与英勇牺牲,才缔造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