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贺颖春委员: 从课桌到讲台的“静守”,从家乡到全国的“远行”
2025年02月28日
字数:3,623
版次:02

记者贾庚 张柳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静卧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境内大部分区域皆属祁连山地,拥有令人惊艳的壮美自然奇观,宛如丝绸之路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肃南县城则像一座宁静的小花园,祁连山的融雪化作潺潺流水,穿城而过,温柔润泽着这片土地。几座小巧的桥梁横跨小河,将城市的各个部分紧密相连,融为一体。
  初春的肃南县,风从山间吹来,夹杂着丝丝凉意,2月中旬尚在寒假,住甘全国政协委员、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三中学副校长贺颖春已早早来到学校,为开学做起了准备工作。
  这一次,记者将跟随她的脚步,漫步于肃南这座她成长、工作、离开过,又最后扎根于此的小城,描摹出政协委员、教师、裕固族女性这些身份标签背后的生活纹理,阅读那一个个嵌入日常的履职细节。
  

在校园:从课桌到讲台

  寒假的肃南县中校园里,和德楼、和礼楼、和雅楼有序坐落。小广场上,校友捐赠的崇德鼎静静矗立,享受着难得的安然午后,当新学期开始,这里会跑过热情洋溢、充满活力的学生,安静的空气也将被笑声与喧闹代替。
  穿过广场,走过木质长廊,就来到了图书馆。这里图书种类齐全,被翻得卷边的书和那些刚刚整理归档的新书,都已做好准备,等待新学期的开始。
  书籍,总能穿越时间,连接起过去、现在与未来。贺颖春委员走过一排排书架,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我是1978年上的小学,正是国家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年份,作为一名出生成长都在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目睹、亲历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自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教育跨越式的发展。我感到非常幸运。”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大江南北。作为一年级学生的贺颖春,还意识不到那个年份的重要意义。但此刻的她,却能在过往的日子里精准找到历史坐标。
  “如今想来仍觉得很幸运,尽管我上的是县城小学,但课程设置全面、学科体系完备。老师们也来自五湖四海,组织我们做课外阅读、课外活动,一期期的《儿童时代》《中国少年报》,为我们打开认识广阔世界的窗口。三年级时,学校开设了英语课,大家咿咿呀呀学起单词与短句。”
  童年时,几乎所有孩子都写过命题作文《我的理想》,在稚嫩的词句间拼凑关于未来的模样。贺颖春委员笑着说:“我和许多孩子一样,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做老师。那个年代的我们,对职业的理解比较单纯,除了当科学家、解放军、医生,眼里就是老师了。后来,我遇见到了许多品德高尚、能力突出的老师,比如,小学班主任王老师在讲台上大声领着我们读课文;初一的班主任刘老师是位时尚女性,穿了一件独特的新罩衣来上课,一节课,女同学都在数她衣服上有多少颗扣子;班主任李老师担任我的数学教师,不仅重视我们的学习成绩、数学思维培养,更对行为习惯、品德素养提出了高要求……老师们的所言所行都深深印刻在了我的心里,也坚定了自己要成为老师这一理想。”
  时光如同长长胶卷,生活的记录连绵不断,但总有几个定格画面格外璀璨。坚定理想的那一刻,就是生活闪闪发光的时刻。后来,贺颖春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教师之路,离开家乡求学又回到了母校任教,从坐在课桌前的学生成为了站在讲台上的教师。 
  

在家乡:从肃南走向全国

  裕固族服饰传承基地,坐落在肃南县城的一条主街上。琳琅满目的裕固族服饰悬挂其间,一顶顶红缨帽整齐摆放,用珊瑚珠、海贝、玛瑙、珍珠、孔雀石、银牌穿缀而成的华丽头面更是吸引了往来者的目光。
  每逢全国两会前,贺颖春委员都会来到这里,有时挑选新服,有时修改旧衣。
  传承基地的负责人杨海燕是裕固族非遗文化传承人,也是十二届甘肃省政协委员,她还是贺颖春的朋友。对于不久后要启程参加全国两会的贺颖春,杨海燕帮她参谋起服饰搭配与头面选择。
  “裕固族服饰是在游牧生活中逐渐发展定型的,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套裕固族服饰中,最有辨识度的是妇女头戴的红缨帽和胸前披挂的头面。头面是裕固族民间工艺品中的精华,色彩鲜明,花纹图案排列整齐又对称,构思精巧,裕固族姑娘佩戴后显得端庄美丽大方。”杨海燕一边为贺颖春整理穿戴,一边介绍着服饰中饱含的文化底蕴。
  穿戴整齐后,贺颖春委员照着镜子,想起了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的情景:“得知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我的心情非常激动!肃南县城不大,人与人之间都很熟悉,这个消息一下传了出去,家人、朋友、同事都对我给予真诚的祝福。那时我就决定,要把民族盛装带到全国两会,要把民族文化展现给全国人民。等到了开幕会那天,我与其他身着民族服饰的政协委员们走在一起,一道踏上通往人民大会堂的台阶。”
  激动之外,她也精心做了会前准备,选定了履职建言的三个方向:基层教育、民族文化和生态保护。“肃南县面积2.4万平方公里,从东到西跨度650公里,全县人口只有3.9万人,典型的地广人稀。要在这样的地方办好教育,非下苦功不可。”贺颖春委员曾在康乐镇中学工作过两年半,正是在此时,她接触到了一线的牧民。
  “每个周末,牧民群众会骑着马、骑着摩托送孩子来上学。不管路有多远,家长都要把孩子送到;不管家庭经济条件如何,都要让孩子在学校里成长。在肃南县,每家每户对孩子的教育都非常重视。家长们有托付,孩子们有期待,家乡有需求,作为老师又怎能不担负起肩上的责任,作为肃南长大的孩子,又怎能不扎根于此?”贺颖春委员说,她提交的第一件提案就是《加大资金扶持,优化布局结构,努力推进民族教育均衡发展》。
  在各方努力下,截至2024年3月,肃南县的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7.15%以上。目前,裕固族每千人中就有一位博士学位获得者,每百人中就有一名硕士学位获得者,也被称为“学霸”民族。“肃南教育早已今非昔比,优质教育资源大量引入,通过培训和外出考察学习,师资力量也得到进一步提升,而先进的教育设施,也让网络直录播课、智慧教育平台开到了教室里。”体会着身边的点滴变化,贺颖春委员欣慰地说。
 

在履职:心有热爱,静守平和

  “帮姑娘选衣服吗?手上这件颜色就很搭。”在裕固族服饰传承基地,贺颖春委员遇到熟人,笑着聊起天来。
  “快开学了,要好好完成假期作业。”从传承基地出来,走过隆畅河大桥,便又回到了学校门口。有学生认出贺校长,贺颖春也与他们打起招呼。
  “正忙着呢?”走在县城街道,路过市场摊贩,贺颖春笑着与他们问好。
  肃南县城是怀抱在大山中的赤子,这里的人们也如赤子般,纯粹而热烈。
  “第一年成为委员时,我还是个‘履职小白’。当全国两会拉开帷幕,家乡的人们都坐在电视前、手机不离身,希望看到我的画面以及提出的建议。大家有鼓励,也有对我的建议和批评。”贺颖春委员回忆,“我从北京回到家,妈妈和亲戚们会帮我分析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需要提高。也曾有人当面对我说,要更接地气,进行更多的调研。”
  生在祁连山下的贺颖春,每年的提案总有一件离不开祁连山。“祁连山是我们的‘母亲山’,保护生态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她也提到,最初撰写关于祁连山生态保护相关提案时,有人直言不讳地告诉她,你的建议里涉及牧民群众,你要为牧民说话,必须更加深入他们的生活去了解、去调研。
  听取意见建议、细致认真调研,最终汇成了一篇篇调研笔记,整理加工后变为一份份高质量提案。贺颖春还记得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时,最初方案是将原住居民全部搬出,这就涉及转岗就业、林草管护、草畜平衡等诸多问题。发现问题后,她深入调研,广泛听取群众和专家意见,呼吁将原住居民融入国家公园建设体系中。提案落地见效,努力得到回报:关于建立祁连山生态功能区补偿机制和牧区移民安置的建议、关于将肃南县列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和全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县等建议得到相关部委的答复和有效落实。
  2023年,贺颖春被授予“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这既是对她长期以来不懈学习的认可,也是对学习成果转化为履职实践的肯定。回顾数十年履职足迹,贺颖春心中一直怀揣着对履职尽责的坚守,在面对赞扬或批评时,又始终保持着平静与平和,敞开心扉,包容生活里的起起落落。
  “和”之一字,在她所工作的校园里处处可见;“和”之一字,也融入她的生活与履职中。“解放前,裕固族在‘当不完奴隶,看不见青天’的艰难岁月中苦苦挣扎。短短几十年,裕固族牧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均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3.9岁增加到74岁,这一步步的变迁,离不开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如今,肃南县中就有近20个民族的学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然融入教学一线,将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学生心灵深处。”贺颖春委员动情地说。
  一届政协事,一生委员情。成为全国政协委员的12年来,贺颖春一直行走在履职路上。“当看到自己的提案、建议在国家的支持下,落实成为具体政策,并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有益作用时,我感到十分自豪。”
  即将进入3月,草原上白霜渐褪,春风拂过祁连山。贺颖春委员已做好启新程的准备:“每年全国两会开幕,56个民族同胞汇聚在天安门广场。丰富的语言、多姿的服饰、真诚的祝福、和谐的场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特征在那一刻集中体现。身处伟大的时代,每个平凡人都能被看见,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一员融入这个大家庭,是多么自豪、多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