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洮砚
2025年02月24日
字数:1,386
版次:04
李秋生
有人说,世间万物皆有缘,见一个人,见一种器具,需要缘分。参加“全国著名作家陇中采风行”,平生第一次走进中国洮砚博物馆,我觉得缘分到了。
小心进入博物馆,心生敬畏。这种敬畏源于童年印象。祖父是晚清生人,白色胡须,面目儒雅,读过私塾,书桌上放着砚台、毛笔、纸张,时常有人登门请他代写家书。每写好一封家书,他照例要带着感情读一遍给当事人听一下,当事人总是千恩万谢离去。我小时的印象是,能用毛笔写字的人,是了不起的人。
长大后,我知道了文房四宝的重要,纸墨笔砚不仅能万里传书,而且能展示书法艺术,这是国粹,亦是国宝。2010年11月20日,王羲之《平安帖》在中国嘉德拍卖行拍卖成交价是三亿零八百万元,成为我国最值钱的名人书法作品。
我国地大物博,有四大名砚,广东肇庆端砚,安徽歙县歙砚,山西新绛澄泥砚,甘肃卓尼洮砚。其他三种名砚我至今无缘相识,而洮砚就在我的眼前,令我喜不自禁。洮砚博物馆名不虚传。
数量巨大超出想象。有大厅,有小厅,有正室,有侧室,所藏石砚足有万余件,堪称“砚台世界”。
种类之多目不暇接。有整块石头制作的,有切割而成的,有厚的,有薄的,有方形的,有圆形的,有刻有文字的,有雕有图案的。
文化厚重令人惊喜。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些反映历史人物,表达重大事件,演绎神话故事的石砚。如九龙戏珠砚、女娲补天砚、哪吒闹海砚、嫦娥奔月砚、天女散花砚、钟馗伏魔砚、孙子兵法砚、岳阳楼记砚、高山流水砚、四海升平砚、望子成龙砚,每一块砚都蕴藏着一个精美的故事,每一块砚都是有生命的,都在向人们诉说着中华民族的辉煌灿烂!
作家都是多情人,作家对砚台心有灵犀,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面对如此众多的洮砚发出连连惊叹!甘肃省杂文研究会名誉会长、书法家、诗词家吴辰旭是博物馆《洮砚铭》的作者,北京军旅国画家、诗词家、书法家马誉炜的书法作品经常在首都及全国各地报刊发表,重庆市杂文家、诗词家、书法家朱晴方在书法上很有造诣,他们是书法行家,一边观赏,一边评点洮砚,各有见解,自成风景,获得文友点赞。
洮砚,产于甘肃南部,因洮河而得名。其源远流长,始于唐,盛于宋,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史载,宋初大将军王陬征讨叛羌,收复洮州,驻军于此。有山西藉卢姓士兵偶得一石,雕制成砚,奉于上司,颇得赞赏。于是求砚者不绝,卢无法逐一满足,无奈出家,结庐为僧,掘坑采石,专心制砚,后坐化于此。此地遂有“宋坑”并“喇嘛崖”之名。南宋陆游得友人赠一洮砚,题诗赞曰:“玉屑名牋来濯锦,风漪奇石出临洮。”千百年来,洮砚“一举成名天下知”,现已成为临洮极具价值的文化产业。
随着洮砚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洮砚博物馆自2022年奠基建设,2023年开馆展示,建筑面积达2651.41平方米,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洮砚文化专业博物馆,集洮砚保护、传承、展示、科普、销售为一体。更重要的是,以洮砚为主,还开设了与洮砚相联系的其他文化展馆。与洮砚展厅紧密相邻的便是中国名人书法馆。这里收藏了大量名人书法作品,洋洋洒洒,龙飞凤舞,使游人大饱眼福。光绪帝师翁同龢的书法笔力遒劲,大气舒展,颇有皇家风范。书法大家林散之的书法行云流水,飘逸若仙,极具欣赏价值。而当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长孙晓云的书法清秀自然,一气呵成,更得我心。她书写的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风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堪称传神之笔,使人止步品读,不忍离去。
洮砚,乃我国瑰宝。它以特有魅力,打动了游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