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春风里·倾听质朴和洁净
2025年02月17日
字数:1,464
版次:04

程应峰


  学生时代,听语文老师讲程朱理学,提到理学大家程颢、程颐兄弟,会眉飞色舞地说出两个成语:“如坐春风”“程门立雪”。为何?因为这两个与程颢、程颐兄弟相关的成语,除了包含着两个耳熟能详的故事,还挺有嚼头,耐人寻味。
  “如坐春风”缘于程颢门人朱光庭,朱光庭十岁就能写文章,成人后,坚守正道,敢于直言。有一次,他在汝州听程颢讲学,如痴如狂,听了一个多月才回家,回家后,他逢人便夸老师讲学的精妙,欣慰地说:“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在他心里,那一个月的时光,理学大师程颢的品德学识对他的熏陶,恰似在和煦的春风中静坐时具有的美好感受。
  “程门立雪”说的是宋朝学者杨时,自幼谦逊好学,喜爱经史,后来考中进士,但他不去做官,而到河南颍昌去拜程颢为师,以增长知识。他四十岁时,程颢离世,杨时自设灵堂,时时哭灵,以悼念老师。有一次,杨时因对张载所著《西铭》不甚理解,他不怕寒风刺骨,相约他的朋友游酢前去向程颐请教。他们到程颐家时,突然大雪纷飞;进得门来,程颐正在睡觉。他们为了不影响程颐休息,便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口等候。待程颐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积了一尺多厚。程颐醒后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和他们讨论张载之学。经过一番研究,杨时豁然开朗。
  程朱理学在宋朝时期的影响力,从这两个故事,足以窥见一二。程朱理学由北宋时期河南洛阳人程颢与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到南宋时期朱熹集为大成。程朱理学是一门政治哲学,这门学说其实是讲给君主、讲给治理国家的士大夫群体听的。宋代理学家特别讲求的“理”,也是用来约束君主与士大夫的。从这个逻辑起点出发,程朱理学中一些不近常理的说法,比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才会教人豁然开朗。
  程朱理学寻求“尚礼义不尚权谋”的致思趋向,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从理学思维出发,张载写下了“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言简意宏,传颂不衰;顾炎武呢,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更有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浸润着理学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
  再如曾国藩,他治军虽然不全靠理学,但以理学经世、以理学治军却是他的成功秘籍。毋庸置疑,其政治成败直接影响到了世人对于学术的看法,影响到学术的命运。正如梁启超所言:“罗泽南、曾国藩在道咸之交,独以宋学相砥砺,其后卒以书生犯大难成功名,他们共事的人,多属平时讲学的门生或朋友,自此以后,学人轻蔑宋学的观念一变。”
  程朱理学是心性之学,内圣之学,其深入人心的影响,带来了审美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变化。
  如宋词,一扫唐朝之鲜艳,追求细腻浸润、色调单纯的趣味;宋代山水画,则采用水墨淡彩,表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交融和牧歌式的心情和思绪。
  在服饰风格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宋朝时期多次定制申饬“务从简朴”“不得奢靡”,不少学者也纷纷提倡服饰要简约、朴实。袁采在《世苑》一书中,对女性着装就提出了“惟务洁净,不可异众”的要求。宋高宗亦主张:“金翠为妇人服饰,不为靡货害物,而奢靡之习,实关风化。已戎中外及下令不许进宫门,今无一人犯者,尚恐市民之家未能尽革,宜申严禁,乃定销金及采捕金翠罪赏格。”因为这个原因,宋代服饰风格趋向于修长、纤细、朴素无华,在形态上不像唐代那样华贵、夸张和开放,色彩质朴而洁净。
  又到了“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的美好春季,让我们在春风里,采撷一路芬芳,品味理学之质朴和洁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