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三代人的绿色梦
——古浪县八步沙林场防沙治沙纪实
2024年11月08日
字数:4,888
版次:03

于文华

  在河西,幅员辽阔的地貌,四季分明的气候,积淀深厚、传承悠久的历史,像沙枣树一样倔强、花棒一样挺拔的民族,是对生命张力最朴素的形象描述;在河西,星罗棋布的绿洲和连绵起伏的大漠并存,物产丰盛的田野和植被稀疏的戈壁依托,气候干燥少雨、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水资源匮乏、荒漠化严重是对其生存环境的最直接的形象概括。
  有资料显示,地球上3600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土地中,中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53.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5.9%——它像一块巨大而丑陋的伤疤,蛰伏在祖国母亲美丽躯体上。
  打开历史,不难发现,人类直接面对荒漠化问题由来已久。古埃及、巴比伦、古楼兰文明都曾遭其毒手。防治荒漠化,事关生态文明,事关国运民心,事关中华民族长远生存发展……
  地处金关银锁、丝路要冲的古浪,系全国荒漠化重点检测县,境内沙漠化面积达247.1万亩,风沙线长达132公里,重点风沙口20多个,有7个乡镇、12万人,60多万亩土地,90多公里铁路、70多公里公路,常年遭受风沙危害和侵扰……全县防沙治沙任务艰巨而繁重。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在光照强、气候复杂多变、植被差、季风多等恶劣环境下,面对昏天黑地的狂风和以每年7.5米速度向南移的流沙,面对祖祖辈辈对美好生活的甜美憧憬和老老少少对幸福岁月的无限渴望,古浪县八步沙林场三代人,38年如一日坚持向沙漠进军,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一片片的沙枣、红柳、花棒、柠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也为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作出了积极贡献,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被誉为“当代愚公、时代楷模”。

一、艰难创业


  经过古浪八步沙三代人38年的艰苦努力,古浪八步沙林场先后封沙育林7.5万亩,完成通道绿化8公里,栽植各类沙生树木1100余万株,在八步沙形成了一道南北长8公里、东西宽6公里,林草植被良好的防风固沙绿色屏障,有效遏制了沙进人退的历史局面,使土门周边乡镇几十万亩农田得以保护,尤其是保证了省道308线、甘武铁路、西油(气)东输(送)管道等国家交通能源大动脉的畅通无阻。当年多家媒体与报社相继走进这里,纷纷从心底里发出这样的感慨:六老汉的头白了,八步沙的沙绿了。
  风沙中站起六老汉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古浪县林业部门,为了治理风沙口,先后在八步沙投资20多万元,多次组织当地群众利用春秋两季义务治沙植树。可年年植树不见树,收效甚微,吃苦流汗依旧是沙逼人退,农田受损。
  怎么办?面对风沙蔓延、家园岌岌可危的严峻现状,1981年,县上尝试对荒山、荒滩、荒地试行“政府补贴,个人承包,谁造谁有”的开发政策,鼓励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并把八步沙作为林地承包试点向全社会公开推出。
  这年春天,时任土门公社漪泉大队主任的石满第一个站出来,并动员了他的搭档,54岁的支部书记贺发林加盟入伙。尔后,台子大队40岁的支部书记张润元、60岁的郭朝明、罗元奎及和乐大队45岁的程满等六位志同道合的共产党员,不约而同相继“辞官”,庄重地在承包合同上,一一捺下了鲜红的指头印。以联户承包的方式,组建了全县唯一一家生态公益性集体林场——古浪县八步沙林场。由此,也拉开了他们向沙漠宣战、防沙治沙的序幕。
  面对乡邻的冷嘲热讽与家人的不解困惑,六个老汉毅然而然背着铺盖卷,拿着简单的锅碗瓢盆,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抛家离舍,走进当时一无所有的林场——没有场房,没有资金,没有匾牌,没有后勤保障,更没有一点治沙造林技术。有的只是肩膀上扛着的铁锹,身边的毛驴车,相依为命的6个老汉。有的只是誓在荒沙上撒播绿色的坚定信念,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顽强意志!
  他们以场为家,挖地窝子栖身。没有树苗,自家的承包地里育苗;没有水源,赶着毛驴车到附近村子的涝池里去死乞白脸地拉;没有经费,卖掉自家土豆种子、甚至口粮和麦草。饿了,找3块石头,支个小铁锅,刷几把面,喝几口拌汤,啃两嘴干粮,就是一日三餐。冻了,几个人相互依偎在一起,或是燃一把干草取暖;干活乏累了,仰躺在沙丘上,抽几口旱烟解乏……
  后来,他们在实践中尝试先治窝、再治坡、后治梁的治沙模式。为早日取得效益,他们以户为单位,将八步沙周围荒漠大致分为6块区域,约定谁植好谁承包区域的树,且要保种保活保管护。在县林业主管部门技术人员的指导和亲身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把草、一棵树,压住沙子防风掏”的治沙措施。为了治理沙漠,六个执拗的老汉约定“吃在八步沙、住在八步沙,死了也要埋在八步沙……”
  一年又一年春秋种冬夏护,树木一棵棵成活了,汗水滋润的脚印,逐步变为生机勃发的沃土。经验多了,看护勤了,林木成活率逐步提升。
  绿色,在六老汉心血的浇灌和滋润下,先是一点一点,接着是一片一片,如星火燎原般在八步沙悄然蔓延开来。
  亲身经历黑风暴
  1993年的5月5日,河西历史上有名的“五五”黑风暴,让八步沙林场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但他们没有被压垮,更没有退缩,更坚定了矢志防沙治沙,不让荒漠掩埋家园的斗志和决心。有过亲身经历的郭万刚,更是发誓:“活人不能让沙子欺负死,一定要将沙漠变绿洲……”
  大地不会忘记,记忆刻骨铭心。那天早上5点多,郭万刚叫上林场的老人罗元奎,来到八步沙最南端的眼窝砂护林点,一边阻挡附近拔苦斗子的农民,一边间伐干枯的枝条。突然,西北天空,腾起一团团说黑不黑说红不红的云层,且在头顶上急速翻滚着、咆哮着……见此情状,从未见过这番阵势的郭万刚,双腿都软了。而上了岁数的罗元奎,说这是历史上传说中的怪风暴,得赶紧找个背风处躲起来。
  慌乱中,两人紧赶慢赶,刚走到石家槽,瞬间天昏地暗,眼前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尘霾漫空遍野,天地暗淡无光。一时之间,飞沙走石,一米多高的沙浪,像是被力大无穷的风婆婆驱赶着,急速飞动。狂风与砂石打在脸上、身上,生疼生疼的。两人赶紧找了个崖湾下,躲了起来。
  耳边除了风沙的怒吼,还是风沙的怒吼。嘴里、耳朵和鼻子里,好像全被风沙灌满了。几十分钟后,风暴终于停下了。紧接着,扬风搅雪又侵袭而来。
  两人也许被风暴吹昏了头脑。也许,风夹雨雪一时辨不清方向。他们一直走到林场附近最南端塘沟的一户人家,才知道走错了方向。在老乡家喝了几口热茶,两人算是缓过劲来。生怕家里人担心,更怕林场的老人们焦虑,他们婉拒了老乡的好心好意,摸黑冒雪赶紧向林场驻地一路跌跌撞撞摸去。
  果真,家里的女人和儿女们早就来到林场,急得哭鼻子抹泪,而林场牵肠挂肚、早已情同手足的老人们更是担心地蹲在门外,眼睛巴巴地仰望着……
  八步沙六老汉及后代们坚持防沙治沙的事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和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省委、省政府曾两次树立“六老汉”所在的八步沙林场为“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单位”“甘肃省防沙治沙先进单位”。1999年,省绿化委、省林业厅专门在八步沙林场为“六老汉”树碑记功。“六老汉”中的石满、张润元两位老人先后荣获“全国治沙劳动模范”“第四届地球奖”等荣誉称号,郭万刚先后多次获得市县的各种奖励。
  

二、创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由于国家“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把建设区域性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定为重点,防沙治沙工程也向重点沙区倾斜。上级林业部门每亩20元的造林补贴也宣告停发。加之连年干旱,生态脆弱,八步沙林场的经营一时之间陷入了困境,发展举步维艰。
  绝处逢生一眼井
  面对国家造林补贴的“断炊”,面对又一轮的不解和非议,林场究竟该走向何方?他们渴望:要是有一眼水井就好了——既可解决林木用水,还可开垦周围荒地,种植蔬菜和树苗。可钱从何来?他们宁肯守着金山银山,却心甘情愿精打细算过苦日子。据林业专家测算,当时八步沙林区治沙造林已卓有成效,栽植的各类树木达2万多立方米,经济价值超过1000余万元。
  办法总是比困难多。时任场长的郭万刚集思广益,提出了“出工记账,折价入股,按股分红”的模式,当时县上召开了现场会,县林业局和县两西指挥部各拿出了1万元,县水利局提供了20吨水泥,6户人家每户集资5000元,银行贷款20多万元,每家再贷款4万元,总算筹措到了打井的启动资金。
  他们轮番苦战,吃住在林场,终于在正月初八日,打出了每小时出水80方、深达160多米的深水井。为打井贺中强险些送命,提起来就是一阵心酸……林场又从县土管局购置了西侧无主荒地500亩,拿出了100亩,当作林场的苗圃基地,低价甚至免费为周边学校、移民新村提供各类树苗几十万株。其余土地种植庄稼和蔬菜,当作生活来源。
  从此,八步沙提出“以农促林、以副养林、农林牧副多业并举”的发展方向,走上了边治理、边开发,以农养林、以农促林的开发治理新模式,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林场良性发展,还多少增加了周边农民经济收入。
  黑岗沙上显身手
  在八步沙风沙治理取得一定成效后,他们没有停下前行的步履。2003年,在林场带头人郭万刚的倡议和牵头下,林场又承包了离场部25公里、占地11.4万亩的黑岗沙、大槽沙、漠米沙一带的沙地,走上了创新发展、跨区域治理风沙之路。
  林场要发展,不能守摊子,他们把治理黑岗沙叫作“二次创业”。该地段是腾格里沙漠在县境内的五大风沙口之一,每年5至10级以上大风要刮100多天,肆虐的风沙不但直接侵害着黄花滩4万多移民的生产生活,且对已退入风沙口第二线的八步沙生态环境重新构成威胁。不治理,后患无穷,还会影响政府下山入川、精准扶贫等大政方针。
  面对恶劣的环境和紧迫的压沙植树任务,每天天刚麻麻亮,郭场长就组织人力进入风沙口,先埋压麦草方格沙障,再在网格内植树种草。有时树苗刚栽下,一阵狂风袭来,小树苗就会连根拔起。他们不灰心、不气馁,拔起来重栽,一次、两次、三次……
  经过几个春秋的连续苦干,终于完成了黑岗沙的治沙任务,共栽植柠条、沙枣、花棒、梭梭、白榆等各类灌木360万株。凭着“黄沙不退人不退,草木不活人不走”的信念,郭万刚带领第二代治沙人用12年时间,完成治沙造林6.4万亩,封沙育林11.4万亩,栽植各类沙生苗木2000多万株,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八步沙。附近黄花滩移民区10余万亩农田得到有效保护,亩均增产10%以上,人均增收超过500元。
  与此同时,他们还在省道308线两旁完成长10公里绿化林带、栽树3.2万株的通道绿化任务,且做到了保种保活保管护。
  代代相传绿色梦
  当初,“六老汉”约定,无论多苦多累,每家都得有一个孩子接着干下去。为了父辈的嘱托,“六老汉”各有一个儿子或女婿接过治沙接力棒。
  郭朝明的儿子郭万刚,罗元奎的儿子罗兴全,程海的儿子程生学,张润元的女婿王志鹏,加上早已接班的石银山,他们先后完成了当代愚公的接力。为了治沙,他们中有人放弃了稳定工作,有人放弃了在大城市生活的机会,有人放弃了与亲人团聚的欢乐,风餐露宿,甘守清贫,支撑着他们的正是父辈的“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精神和美好愿望。
  随治沙造林的面积不断扩大,郭万刚心里的忧虑却与日俱增,“我们年纪大了快干不动了,文化程度也不高,林场的未来还要有人接下去”。
  2014年春季,在金川公司工作三年的大学生陈树君,返回家乡,打算自己创业,用自己几年工作积攒的所有的积蓄,租了十几亩地开始育苗,开始了他的“绿色梦”。因为育苗投资大、周期长、回笼资金慢,又开了一个小超市来维持日常开支,对一个创业初期的年轻人来说,是一段很苦但快乐的日子。当年冬季,他认识了郭万刚场长后,通过耳闻目睹和近距离接触,对郭万刚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风沙前沿,一心一意防沙治沙的光辉业绩深深打动,他自愿走进八步沙林场,加入治沙队伍。
  一个诺言,一份嘱托,一场接力。
  2016年,郭朝明的孙子、郭万刚的侄子郭玺也来到了八步沙……郭玺和大学生陈树君一起,接过了八步沙林场第三代治沙的接力棒。随着第三代治沙人的加入,林场开始全面尝试打草方格、细水滴灌、地膜覆盖等新模式、新技术,林业机械也开始在治沙造林中发挥显著作用。
  2018年,在陈树君的多方沟通和积极协调下,“蚂蚁森林”项目首次在古浪县落地,先后投入1000万元支持古浪县治沙造林2万多亩。2019年,项目延续了去年的规模和投入力度。
  “从网上争取社会力量参与治沙,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郭万刚说,治沙造林除了政府的工程投入外,社会力量参与也必不可少。郭万刚向记者举例说,装载机一次可运输5吨稻草或芦苇秆直接进入沙地,铺设至少10亩草方格,这在仅靠人背、毛驴驮的过去,是绝对无法完成的。(上)
  (原文刊登于《人文甘肃》第五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