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老成都百年酱园“太和号”记趣
2024年11月04日
字数:1,170
版次:03

王淼


  经过苦心经营,太和号逐步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手工作坊。光绪二十年(1894年)以后,门市也由正府街一处发展到冻青树街、提督街、玉带桥、东门城门口和棉花街六处。到了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太和号的总资产达到十万两银子。
  太和号的酱系品种享誉百年,诀窍在于讲究质量。胡石庵做生意的六字真言是“人强不如货硬”。从进料到炮制,他从不“踩假水”。
  比如,酱油的古法炮制俗称“伏晒秋油”。头年晒,二年沤,三年出油。另外,所用香料也很考究,除了三奈、八角等多达二、三十种外,太和酱油还要用名贵的广香和天津口茉,虽价高而不惜。这样酿出的酱油色正、味鲜,放上一两年也不变质。因此,当时上至南堂餐馆,下至小吃担担,绝大数都用太和酱油,尤其是牛肉馆,无一家例外。
  太和酱油招牌响,还在于“得其时也”。时届晚清,美食成风,讲究烹调,就自然少不了上等的红白酱油来上色搭味。
  同治十二年(1873年)春,成都府将军魁玉家正忙着娶儿媳。华堂上张灯结彩。洞房中锦褥丝帐,厨下也忙得不亦乐乎。一天,魁玉前呼后拥地打马而过正府街。当走近太和号时,一家小哥正打开一罈太和酱油出来,想挤到街边看热闹。谁知被一块烂砖头跘了“爬扑”,罈罈摔得稀烂,酱油倒了一地。一阵风把酱油香气吹得四散,竟让魁玉闻到。这家伙原本饕餮,立刻驻马,看清楚了这家酱园的招牌是太和号,便叫过总管,吩咐把已订的“昌半城”酱油退了,从这次办喜事起,魁府一律改用太和酱油。这话,总管照办不说,街两边看闹热的人也听得一字不漏。“我说太和酱油比‘昌丰城,好哇,你还不服,你看,人家魁将军一闻就闻出来了。”于是,太和号立刻名声大振。据说,一些开酱园的爱在酱园周围洒点酱油或醋以为招牌,就是从这件事学的乖。
  红白酱油与军阀袍哥参议
  接替胡石庵经营太和号的是他的次子胡壁珊。到了民国初,太和号资金雄厚,根基稳固。胡壁珊担心家大业大招人眼红,就只求守成;但守成也难。
  太和号历来经营的除了酱系品种,还有黄酒。“元利贞”时还酿得不多,或吃或卖,两得其便。后来,胡石庵见黄酒销路好,就提高酿造量,并在正府街太和号铺面侧面开了一间专卖黄酒的门市。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时,每年酿酒所用的糯米己达两百担左右。谁知好景不长。1922年,军阀政府的酒税已重得吓人。胡壁珊见黄酒“取头”不大,就停止酿造,并将数百罈窖藏老酒一律封存不卖,留作家用。这批酒,一直吃到解放前夕还剩数十罈。
  尽管胡壁珊处处小心,但终究是劫数难逃。1929年,太和号一处约四亩大的作房被人指控为公产,要被当局没收。胡壁珊拿出产权证据再三申诉也无济于事。一打听,才知是被成都人称为“总关火”的向传义支使脚脚爪爪干的。当时,邓锡候,田颂尧、刘文辉三军盘踞成都,向传义是三军联合公事处处长。鸡蛋碰不赢石头,胡壁珊只好劳驾“孔方兄”(钱)买通关节,请“总关火”关照关照。最后,太和号硬梆梆被敲去两万银元才算了事。 (连载三)